我喜欢你,但你千万别和我结婚

我喜欢你,但你千万别和我结婚

昨天有个热搜挺有意思:#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


据共青团中央一课题研究组调研发现,作为未来10年结婚的主力军,当下青年的结婚意愿呈下降趋势。而其中,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


说起来,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女人更热衷于婚姻。那就像根植于女人骨子里的基因,时间一到,“叮”的一声,她就被神秘之力驱动,无论如何都要冲进婚姻围城。


女人头昏脑热地想结婚,却并没想清楚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她们从小就被灌输——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的,男人才是女人的归宿。


她们天然地以为结婚是绝对正确,直到真的进入婚姻,才发现并不是结了婚就万事大吉。


从小到大,我见过很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女人,她们如出一辙地疲惫、隐忍、憔悴,没有被好好爱过,也没有获得幸福。


她们拥有丈夫,但丈夫并不发挥什么实际作用,家庭的负累都压在妻子肩上,她们劳碌操劳得连一丝笑容都罕见。

而“过来人”总是教导她们,结婚就是过日子,过日子就是这样的。


老一辈女性,不问缘由地默默奉献了一生。


新一代女性,和男性一样读了大学,找了工作,经济独立,自我觉醒,自然要问一句,让我进入这样的婚姻,凭什么?


女人不是用来为男人牺牲的。


如果婚姻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她为什么要急匆匆地结婚啦?

女人看得非常明白,如果和低质量的男人结婚,获得的必定是低质量的婚姻。


低质量的婚姻,除了拖累她,摧残她,束缚她,不能为她带来一点好处和进步。


那远远不如单身。


结婚是两个成年人组建家庭,共同努力,共同付出,比肩而立,互爱互敬。


如果男人只想给女人一个名份,然后坐享其成,不好意思,女人一点也不稀罕。


现在我们认识婚姻的渠道更多了,自然而然的,思考也就更多了。


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还导致了婚姻的功能被无限分割,非常方便,获取成本也很低。


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这个问题——父母辈总担忧不结婚谁来照顾你,可“照顾”到底是什么?


你需要有人分担家务,58同城上叫个家政;

你想回家有口热饭吃,美团和饿了么二三十块钱就能搞定,送餐上门还不用洗碗;

家里东西坏了有专人维修,想搬运大件也有越来越规范的搬家公司,而且这一切都可以简单到,你拿出手机下个APP,动动手指就搞定了。


结婚的功利意义,已经被消解得差不多了。


再算算结婚生育的成本。

父母辈结婚,单位分房,那个时候也没有商品房,学区房的概念,够住就行,能添置最贵的大件,也就是冰箱电视洗衣机。


这些东西再贵,总不需要你还50年贷款。


子女教育也没有现在这么贵,至少不用让七八岁的小孩去学编程和无人机,每年出国游学来避免他“输在起跑线上”。


从这个角度看,父母辈和我们,看待婚育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其实是因为我们两代人面对的婚育,压根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你以为有经济条件就够了吗?远远不够。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婚恋为什么那么难搞,是因为时代不同了,要赢得配偶,你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对方可以选择的其他潜在配偶,你还要战胜对方的单身生活。这个对手“身强力壮”,时不时也向你抛几个媚眼。


此外,某社交平台上有2亿浏览量的“我们需要怎样的婚姻教育”话题下,人气最高的回答,表达了双方家庭对相互尊重的渴望;共同爱好如何处理等等,点赞数也可以窥见当下年轻人对于美好婚姻的期待。


婚姻里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人性的自私,喜新厌旧,只要一个变量出现,生活就会如多米诺骨牌,接连发生改变。

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身边不幸福的婚姻,网络上一地鸡毛的伴侣,真的太多了。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争吵不断,看起来一点也不幸福的亲戚和父母,却反过来开始规劝自己,要结婚生子人生才圆满。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女生越来越恐婚,因为婚姻里的幸运儿太少,我们都怀疑自己是否有中头彩的运气。


我们不愿意赌上半生去找那个永不变心的情人。


在婚姻中,我们期待遇见永远不会出故障的伴侣,这本就是反人性的。


因为有些错误,是不被允许出现的。一个故障,就可能会让你万箭穿心。


五十年前,钱钟书老先生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无奈地发现,不仅在围城里的人想出去,现在似乎连外面的人也不大想进来了。


整个时代的浮躁和冷漠,创造了无数短平快的娱乐填满时间的细枝末节,我们不屑经营真实的亲密关系,把深情叫“舔狗”,“恋爱脑”,不再愿意轻易付出真心。


李诞总结说,害怕婚姻不是病,一个社会非要人结婚才是病。


曾在豆瓣看到短评 ,新人结婚时,不应该手搭着圣经说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陪伴,应该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


“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相爱很难,相守一生更难,你需要很爱一个人,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爱,才会冒险进入这座围城。

恐婚不是病,因为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人,他能治愈你的恐惧,他才是那瓶医你的药。


遇不到,就算了吧,他们不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热地   大件   婚育   配偶   围城   美文   从小到大   意愿   男性   父母   婚姻   质量   家庭   女性   男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