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见证一对幸福的老夫妻

----记李陵陵、王萍夫妻俩携手46年走过风雨人生路程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王萍夫妻与两个姑娘合影

前言

美好的夫妻情是怎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体会。大概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一生离不开的情感至少有三种:父母情、夫妻情、儿女情,这三种情感支撑起一个人一生的情感世界。而其中夫妻情往往是相伴跨度最大的,一个人与父母相伴也就是二十年左右,同样与儿女相伴也是如此,夫妻相伴至少是半生。因此,夫妻情是国人相当重视的,任何时代社会中的家庭都会遭遇外界的各种影响,而家庭就是一个人最后的壁垒保障,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夫妻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是夫妻,两颗心距离是最近的关系,也是最疏远的关系,这看似矛盾,却又是世间多少夫妻关系的现实写照。

这里叙说的是一对年过七旬,风雨相伴走过四十六的夫妻,他们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人生磨难,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罪,但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那就是美好的家庭生活,相伴终身的音乐爱好。他们用浓浓的爱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用辛劳和汗水养育了二个优秀的女儿,同样用他们的爱培育了优秀的下一代。到了晚年,由于音乐和舞蹈爱好又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培养了一批南山音乐爱好者。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有一群热爱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是一对让人们敬佩和尊敬的老人。

一、祖上的荣耀并没有给她带来半点幸福,而是人生路上种种的伤痛与磨难

这一生,他们的经历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由于受到两个家庭的特殊影响,他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难,年轻时从极其最富足的家庭一下子跌落到极度贫穷的现实生活,这可谓人生的跌宕起伏,令他们惊叹不已。

王大姐于1952年出生在陕西宝鸡市號镇一个大家族里。这是一个极为富裕的家庭,解放前可以说是当地大富之家,家丁兴旺,生意兴隆。祖上善经营,创立了较大规模的资产:有土地、工厂、运输业。可以说称得上富甲一方,在当地产业发展、慈善事业、助学公益等多方面都有许多贡献,在乡间有极好的口碑。

她的父亲年轻时读书十分优秀,中年时任职宝鸡中学教师。由于天分极高,个人魔力十足,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受到学生的追捧,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当时祖上经营的产业,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公私合营,把家中一切财产归公。祖父跑到成都和外商做皮毛生意,家中生意无人管理,父亲只好辞去教师工作,从1954年初开始带着全家来到天水,后又去白银参加建设。在王萍小时候的心灵记忆中,白银荒凉无人烟,风沙吹过一片昏天黑地,什么也看不清,到处是沙丘漫漫,破烂不堪。

在最艰难的日子,她父亲领着一帮伙计和家属们动手建房子,修筑家园。父亲每天来回奔波在崎岖难行的路上,晚上上路时常和狼群相伴而行,那赶马车的铃声和马灯的亮,照亮前行的路程,狼也不敢伤人。这种备受煎熬的日子过了六年,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后一切归公,父亲的所有努力化作泡影,宣告结束。

后来为了生存,他们一家来到了天水,在白银与天水之间做运输生意。早年看见天水街头的大马车,那是受到她家的启发发展起来的;还有最早的一辆大汽车,也是他家参与引进的。1966年文革中她家被划为资夲家成份,父亲被下放到农场,从事最艰苦的农工生活,在那里整整干了六年,耗去了他人生最好的时光。由于受到家庭成分的影响,知青上山下乡开始后她俩妹妹都下乡了,作为家中老大,为了照顾家庭她暂时留下。家境最困难的时候,全家靠父亲的62.5元钱工资维持生计,还要分一份钱给老家年迈的父母。

王萍青年时期受到家庭的影响,经历了所有成分高的子女所受的歧视和不公待遇:高中没读完,就不得不参加工作,替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刚好遇到一个好机会去文化馆当讲解员,可因为家庭成份问题政审未过关,不能如愿以偿参加自己喜爱的工作。再后来的市上电机厂招工,她不得易走出了人生苐一步去上班。那个时候,让她记忆深刻的是经常吃不饱饭,一大家子人常常等米下锅。她工作后同事给了她一元三角钱让买肉到她家吃饭,供销社门店里排队也买不到,肉没吃上,还闹得很尴尬。

这些都是她年轻时期经历诸多磨难生活的一部分,给她苦难的打击,同样让她也学会了面对和坚强。

二、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过早品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李陵陵的家庭出身更是特殊,他的外祖父是国民的军官,大名鼎鼎的徐庭瑶。父亲是历史反革命,一直在黄埔军校任职,四九年解放南京前夕,准备逃往台湾在机场全家被抓捕,当时他母亲在劫难中生下李陵陵。他父亲因是国民党的军届官员,解放后一直在南京改造,关押二十余年。他母亲带着全家,为了生存逼迫流落到大西北天水谋生。

他母亲是文化人,会经营懂财务,政府出于工作需要安排到天水人民银行工作,而他们兄妹姐弟小小年纪就逼迫各奔东西谋生存,有的到上海,有的到安徽亲戚家,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日子。文革中他母亲受过种种冲击和磨难,那是可想而知的。

李陵陵1949年出生于南京中山陵总统府附近,现年72岁。如今父母已故去多年,大姐大哥和妹妹们虽然散落各地,但非常相爱,关怀备至,经常联络,嘘寒问暖。大姐和大哥如同父母对子女一样关爱有加。姐姐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是高级知识分子,医学专家,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退休后继续留在医院坐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哥哥是文革中的下乡知青,回夏高考后考入兰大中文糸,毕业后分配到天水市教育系统,任秦州教育局局长,退休后随女儿到美国。小妹在商业部门任经理,现已退休。家族中可以说每个人都因为父辈历史的原因受到过影响,但没有一个人沉落下去,而是靠自己顽强的拼搏精神,取得了显亮的成绩。

李陵陵的大半生都是在逆境和奋进中度过的。受其家庭历史的影响他没有屈服,而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最艰难的一段时期里,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种种困难。他参加工作后在天水市造纸厂工作。那个时候国家贫困、财政拮据,企业更是举步维艰,作为厂里的年青人,他有文化懂技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在工厂多年,他十分清楚企业的发展要靠技术带动,没有新技术的投入就是死路一条。那时,厂里有一台好几十万的先进造纸机,由于坏了没有技术力量维修沉睡了多年,他看到后非常震惊和痛心!为了让这台宝贝机器尽早运转起来,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钻研,坚持技术攻关,连续几个月昼夜不停地维修,终于起死回生,机器成功运转了赶来,这给厂里做了极大贡献。

由于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技术,为人诚实恳干,紧靠党组织,奋斗八年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人。先后在天水、甘谷造纸厂担任过领导。他爱工厂、一心扑在工作上,经过努力拿到了高级技术工人、中级工程师职称,荣获行业系统和市、县的多次表彰奖励。同样,他也爱职工,尤其体恤困难职工,方方面面都给予关照,问冷问暧。谁家有困难,他都要上门去相助,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三、两个在苦难中相遇的人,携手相扶支撑起贫困的家庭

王萍工作一年后,结识了李陵陵。她很同情老公的处境,每当看到他母亲慈善、漂亮而坚强的身影,王萍就觉得给自己无穷的力量。老人家在苦难的岁月中忘不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们和年迈的老婆婆。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她总是心怀梦想,经常唱着一首《秋水伊人》的歌: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只有你的女儿哟,已长得活泼天真----当听着老人家深情地忧伤歌声,作为儿媳妇的王萍就泪水悄然流下。

王萍和李陵陵的相识受到她家坚决反对。那个年代论成分,虽然受到家庭的百般阻拦,还被父母几次殴打,但她决心下定,就是要嫁给老公。婆婆待她如同女儿,她们亲如母女;老公懂她呵护她,为了这一切她什么都不管不顾,坚持将自己认准的路走到底。

就这样,他们在艰苦岁月中携手共建撑起一个家。一晃若干年过去,家中老人们都先后离世。王萍也退休了,但她没有休息,而是带着孙子去了一所幼儿园做保育员工作,把孙子带到上学。后来自己又开办了小饭桌加辅导班,由于经济实惠,热情周到,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生源很好。做了八年时间,年龄大了,力不从心,才放手不干了。

四、人生历经磨砺无怨无悔,终于见到彩虹

这一辈子过得很快,转眼他们都到了两鬓染霜的年龄,家庭幸福、子女事业有成,他们已经非常圆满地完成了自己应尽义务,到了该好好休息,好好珍惜余生了。

大姐王萍从小受到良好的大家庭文化熏陶,有很高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她一生追求生活的高雅和完美,爱好家庭生活,把家里经常收拾的整洁干净。她不但做的一手家常好菜,还种花养鱼,闲暇之余,捧一本书,品一杯茶,度过恬静的快乐时光。

她与老公有相同的爱好,都非常喜欢音乐。当年看上老公,也就是他能演奏优美音乐的缘故,深深地吸引了她,激发了她追求音乐的同时爱上了老公。在工厂上班期间,在装定车间经常与同事们一起唱歌跳舞,那个年代最流行的《黄水瑶》歌曲她时常在车间表演,受到工友们的追捧。

在报社营销部门工作期间,她除了爱好音乐之外,还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明白人生至乐唯有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她的生活充满了愉快、喜悦、心胸更加开阔。她现在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写点对生活的感悟,得到大家的好评。

退休后他们每天出入成双,坚持锻炼身体,跳舞唱歌,经常参加天水市老年团队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出入社区、工厂、部队去演出,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又活跃群众文娱生活,给老年朋友带来欢乐和愉快。

老李大哥一生酷爱音乐,年轻时没有条件去上正规的音乐大学,但他心中始终隐藏着一个音乐梦。退休后他利用各种时间,积极参加南山歌舞团的演出活动,还利用网络努力学习乐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常年坚持练基本功,追求对音乐的完美表演,坚持学精、学好的艺术标准,努力为大家快乐做出贡献。

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对老夫妻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是有品质、有追求、梦想的。王大姐在大家眼里是有自信有品味的人,李大哥则是洒脱有情趣的人,是南山一对幸福的伉俪情深。我们从他们的身上能够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浸透了岁月的时光,是历经漫长时光打磨出来的,是经历风风雨雨的考验相互培育出来的,他们一生相爱如宾,幸福恩爱,执子之手,相伴终身,为我们树立了夫妻生活的典范。

回顾他们这一生走过的人生路程,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回过头来再看:那些年所受的苦,所经历的磨难就是今天幸福人生的奠基礼,过去的一切苦难都是为今年的幸福生活准备的。只有吃过苦的人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今天幸福来之不易,才会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晚年生活美满幸福,健康长寿!

说明:在2020年11月22日根据大姐提供的材料,撰写而成。后来请本人修改后同意发表。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王萍结婚时的合影留念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王萍十八岁时做讲解员时照片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王萍参加演出时的留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参加下乡演出时的留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王萍在家悠闲时的留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平日里练琴时的留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王萍在天水日报社工作时与同事合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李陵陵、王萍夫妻旅游时的合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这是王萍与上大学的二孙子合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王萍与两个女儿合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王萍他们的大孙子与女朋友合影

李陵陵、王萍老夫妻: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有品质、有追求、有梦想

李陵陵、王萍夫妻家庭生活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天水市   天水   夫妻情   孙子   祖上   晚年   磨难   美文   丰富多彩   苦难   父亲   父母   品质   夫妻   梦想   幸福   家庭   人生   工作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