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最近看了几集《他乡的童年》。

这是一部由知名国际记者周轶君作为“探索者”,走访了五个国家,通过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接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长、教师、学生,最后回到中国,从而引发深度教育思考的纪录片。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片中涵盖了对很多国家教育细节的观察,观后感触颇深。

比如日本的幼儿园,草坪是无人打理的,教室的滑动门是随时敞开的,水龙头底下是没有水槽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崇尚“没什么是必须完美的,但一定是真实和天然的”,他们强调偏向自然的教育方式,以此唤醒孩子们自主思考行动的意识。

比如在英国,学校关注的不是课堂的效果、教学的成绩和测验的结果,他们反而更关心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趣的、身心健硕的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又比如在神仙国家芬兰,这个国家的孩子没有考试,没有竞争,也从未被贴过标签;这里的老师不写报告、不评职称、可自主研究创意性教学。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其中有个镜头,是周轶君被邀请和老人孩子们一起作画,她觉得自己画画差,不敢尝试,但老人告诉她:

这个过程没有竞争,不做评比,只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意,用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情。

老人的话似乎勾起了周轶君童年一直被否定的阴暗回忆,她搂着老人崩溃大哭的样子让人十分动容。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记得片子中一位芬兰富翁说过的一句话:

“中国年轻人很努力,学习也很拼命。但如何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中间的环节似乎缺失了。”

从“他乡”回归“吾乡”,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

外国的孩子能认识自己,把自己活成最美的样子。而我们的孩子却迷失了自己,把未来活成了千篇一律。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01

前段时间,马云退休的新闻被顶上了热搜。

有网友戏称:“马云事了拂衣去,江湖再无风清扬”。

这位曾经30多次面试被拒绝,历经20年成为电商霸主的大佬,退位后选择回归初心,做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

也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生活不只眼前的“淘宝”,还要顾及诗和远方。

然而回归现实,很多家长依然坚持着同一个使命——把孩子培养成像马云那样才叫成功。

所以,很多孩子依然是奋斗在“887”战线上的苦行僧。

不久前,一则“三岁童模被亲妈飞踹”的视频被爆出。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这位妈妈没想过她这一脚,带出了许多孩子不为人知的心酸。

“时尚看巴黎,童装看织里”,湖州织里也因为这则视频成为了闻名于全国的“童模镇”。

这里的童模小的两三岁、大的十几岁。刚入行的童模价格在一百元一小时,一天“工作”8小时,网红童模价格会高一些,为了节约拍摄成本,一天拍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举家搬到这里,天不亮,孩子就要化妆、烫发型、熟练地摆动作,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童模的黄金时间很短,而且日薪可以赚到几千或几万,所以很多家长没给孩子上幼儿园、甚至推迟上小学。

当然,也有很多利益熏心的家长,孩子刚几个月大,就被拍了照片放在贴吧里撒网,等着商家主动找上门。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当孩子的纯真烂漫成为支撑父母钱包工具的刹那,孩子便丧失了对童年的自主选择权,从此人生便多了一丝遗憾。

而这些父母,他们也被虚荣心和功利心蒙住了双眼,成为一个个“刽子手”,亲手扼杀了孩子幸福的童年。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02

上个礼拜天,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去附近的公园散步,遇到了个轮滑培训班在广场上训练。

其中有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似乎是个初学者,在队伍中是最不熟练的一个,每滑一步都踉跄着仿佛要摔倒,但小女孩满脸坚定,一直努力地滑。

可是由于技巧不成熟,小女孩还是摔倒了,她感到很泄气,努力了几次想重新站起来却没成功。

突然,一声响亮又尖利的声音响起:“你怎么回事?练了多少次又摔倒了!这怎么行!真是太笨了!”

以为是教练出言不逊,我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衣着时尚妆容姣好的女人,一脸怒气地站在那里,是小女孩的妈妈无疑。

小女孩听到此言,不敢怠慢,甚至不敢望向妈妈的脸,又努力地让自己爬起来。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孩子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从额头上滴下来。又过了好几分钟,在妈妈一声声的催促和谩骂声中,小女孩终于没依靠任何人自己站起来了.

然而她的妈妈不仅没有一句表扬,反而是更加严厉的教训“屈腿!弯腰!跟上别人!再快点!不能再摔倒了!”

小女孩一圈又一圈,艰艰前行,想哭又不敢哭出来的痛苦的表情,一次一次冲击我的视线。

眼圈一红,再也看不下去,拉着儿子迅速离开。

这难道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赤裸裸地重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网上曾流传过三种家长:

一流的家长做保姆,二流的家长绘蓝图,三流的家长做榜样。

上一届被散养带大的一代,更多的成了现在的二流家长。

他们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觉得童星赚钱就让孩子去参加训练,觉得孩子应该全面发展就逼迫孩子学各种技能,却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泰戈尔曾言:“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要比家长说一千遍“为你好”更具有说服力。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03

今年暑期,强档电影《哪吒》突破49亿票房,被网友称为“国漫之光”。

导演饺子的成名经历也被网友挖了出来,原来在他身后,站着一个“懂”他的母亲。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饺子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干了一年便辞职了。因为喜欢动漫,三年时间里,他靠着母亲每月1000块钱的退休金,一边“啃老”,一边坚持着自己的爱好。

对此,饺子的母亲并没有抱怨,她坚信儿子不是“废宅”,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支持,为儿子配置了一台不错的电脑。

因为有母亲的包容和支持,他不仅耕耘出了获奖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也创造出了国漫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

《杀鹌鹑的少女》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什么时候结婚,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引导其做出明智选择,同时给予理解和支持,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04

在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位神仙妈妈。

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是每到假期,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踏青、捉鱼、爬山、参观动物园……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直到有一次参加活动,一个会中文的美国孩子在现场教大家用英语说绕口令,她的儿子被深深吸引,跟妈妈说自己想学英语。

沟通之后,她给孩子报了个英语班,一年之后,孩子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吸引了一票千方百计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却事与愿违的粉丝妈妈。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容忍孩子的弱点,也在于如何发扬孩子的优点。”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迫孩子,不妨试试这样做:

1.平等尊重孩子的意愿

杨幂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女儿小糯米在学习跳舞,她本人很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喜欢的事绝不强迫。

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兴趣,也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2.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有想法愿意倾诉时,家长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耐心倾听,并能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展示自己。

3.不过多关注结果

孩子学习新事物,往往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家长越焦虑,孩子的进步越慢。

如果家长都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急于求成,不要求孩子做太多改变,那么孩子会爱上学习的过程,也许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追名逐利当作目标的小写的“人”,而是成为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大写的“人”。

托尔斯泰说:“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当孩子受到父母的尊重,内心温暖,才有机会拥有美丽的人生。

吾心安处,才是归途。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用恒久而宽厚的爱,去接纳和包容孩子,用纯粹的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棕妈: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这部豆瓣9.2分的纪录片,看哭了无数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哪吒   芬兰   英语   纪录片   豆瓣   美文   小女孩   童年   儿子   自主   老人   家长   父母   母亲   中国人   过程   努力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