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粗粮换细粮——我的知青生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吃腻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大米白面,反倒想吃窝头了,想吃野菜了。美其名曰:“粗粮有营养,可以减肥”。据说现在棒子面并不比白面便宜,可见现代人的粗粮和细粮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只要喜欢就可以。可是对于我还深深烙有粗粮和细粮的烙印。

我插队时的生产队,不出产小麦和水稻,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玉米,当地老乡叫做苞米,还种植一些高粱,作为牲口的饲料。再有就是少量的谷子和糜子,碾出米来就是小米和大黄米。这两样在我们眼里可就算是细粮了。记得老百姓家里,只有在来客人的时候才能够做上一顿小米饭,在农活最忙的季节和过年的时候才能蒸上一锅粘豆包。一年四季主要靠苞米碴子和苞米面大饼子作为主食。

按照我们北方人的习惯,过年总得吃上一顿饺子。可是没有白面怎么办呢?生产队里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以粗粮换细粮;以玉米换小麦。嫩江对岸就是黑龙江省,那里有许多国营农场(生产建设兵团),而且这些国营农场盛产小麦。可是农场职工的口粮也并不富裕,尤其是一些孩子多的家庭,为了让吃粮充足一些,也非常愿意拿出小麦这样的细粮,多换一些粗粮让口粮宽裕一些。每年秋收以后,打完场生产队就开始派人到那些国营农场职工家里以探亲串门的名义,偷偷联系换小麦的事情。

那时粮食可是国家严格执行统购统销政策的,是绝对不允许私自买卖或交换的。这样的粮食交易在那时可是要犯法的,罪名就是破坏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如果被发现,粮食被没收不说,生产队长就有可能被群众专政了。

为了让社员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饺子,队长也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还是照例去托人,找关系换小麦。找到关系之后,不仅要偷偷地进行交易,社员还往往要付出一些牺牲。牺牲的是粮食的数量,用成品的小米一斤半才能换到一斤小麦。要知道一斤半的小米需要两斤左右的谷子才能碾出。这样算下来,也就是两斤毛粮换一斤小麦。原本不多的口粮也就因此而大大打了折扣,这就意味着口粮会吃不到头,一年中没粮的日子要更多几天。反正生产队分下来的口粮也不够吃,也就不在乎多这么几天没粮的日子了。正因为如此,每家也都不会用很多粗粮去换那些小麦,每家也就只能换到十几二十来斤的小麦,只要在过年的时候能够包上一顿两顿饺子,也就知足了。

也许是地下交易的缘故,每次这样的交易都很顺利,也许是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的缘故,每次被公社领导发现以后,都能够化险为夷。尽管这样,在插队的那些年,每次吃上这样的细粮,总有一种来之不易的感觉,也就格外珍惜这些细粮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到那时为了过年能够吃上一顿饺子,竟然还要冒一些风险,要付出的那样大的代价,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每次看到有人将整个的馒头扔掉,都会感到无比的心痛。每次听到有些孩子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时,真想让他们回到那些年月去体验体验。

「知青往事」粗粮换细粮——我的知青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细粮   粗粮   嫩江   统购统销   苞米   生产队   口粮   白面   社员   谷子   知青   小米   美文   小麦   饺子   农场   粮食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