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插队生活的首件事――柴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过日子必备的七件事,其中柴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燃料是生活必需品,煮饭需要燃料,取暖也需要燃料。燃料可以是柴草,也可以是煤炭,当然了现在最主要的燃料为燃气(包括煤气和天然气)。

在农村插队的年月,主要燃料就是柴草了。从大城市来到农村,就燃料问题,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原始社会。在城市虽然还很不发达,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主要燃料已经是煤炭了,最早是煤球,冬天取暖可以购买燃烧值更高的煤块,记忆中每到冬季家里用炉子取暖除了使用煤球以外还会采购一些大同的硬煤。

从大城市来到农村,没想到首先面对的就是燃料问题,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初到青年点时,生产队为我们准备了一些柳条作为燃料。这是在江套子里生长的柳树丛,可以编筐,也可以做房靶。大队对条通实行保护性采伐。可能是为了照顾我们,特批我们使用柳条作为燃料。

然而生产队的老队长第一次带我们出去参加劳动,就是到柳条通捡柴火。我们当时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重要意义,边检干柳条边玩。到了秋后结算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烧火用的柳条,生产队按每捆几毛钱从我们账上扣除。当年我们生产队的分值才每个工分四分钱,劳动一天挣十分才四毛钱。从九月份参加劳动,一共也没挣上一千分,四个月的时间才挣不到四十元钱,扣除烧柴钱,没剩下几个。即使这样,也还由于生产队没有现金,分不下来钱。还好第一年吃供应粮,还有知青的安家费,也就没有在意挣到那几个钱。

然而,第二年生产队却断绝了我们烧柴的供给,没办法,知青点冷的出奇,整个房间变成了一个大冰窖,于是有的人偷偷地回北京了,剩下的在知青点也“混”不下去了,找到好心的社员家去住。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燃料的重要性。

到农村插队劳动,可不是学生时代的下乡劳动,而是全身心的在农村生活过日子了。柴草问题变成了我们最为头疼的事情了。第一就是燃料和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我们公社属于平原地区,烧柴主要靠草垫子上的草。草甸子上的草,秋天用大扇刀收割,大多数用于牲畜的饲料,俗称“打羊草”。我们这个地区秋天打下来的羊草很多被当做饲草卖给了农场和黑龙江小镇的养马车的公家单位,这样可以挣点现钱用于日常开支。甚少一部分用来冬日取暖做饭。

最为辛苦的当属春天,用大耙在甸子上耧柴火,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计,人像牲畜一样扛着沉重的大耙在草垫子上来回扒着地走动,大耙上还挂有耙帘子用来收纳楼下来的柴草。越走越沉,越沉效果就越好。沉重的大耙甚至可以把草根搂起。

一般壮劳力一天可以楼上二三十帘子,一辆四挂马车可以装一百至一百二十帘子柴草,一般人家有两车柴草可以应付春夏秋收前做饭用的燃料。如果遇上好的地方一个壮劳力一周左右就可以准备充足春夏季的柴草用量,毕竟夏季没有取暖的问题。

我是个弱劳力,最怕就是春天搂大耙的活计,怕也没有办法不搂柴火就没法做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般过了春分,草甸子上的雪都已经融化净了,谚语说“春分地皮干”,这是就可以搂柴火了。我搂柴火并不是怕吃苦受累,而是抢不上好地盘,经常是在别人搂过的甸子上重复搂,效率低而且质量不好。我每天最多搂二十帘子,而且都不太大,凑上一车需要一周的时间,过了一周基本上就楼不上来了,所以我春天只能搂出一车左右的柴草,满足不了整个夏天燃料的用量,只好看着锅底烧饭,以节省燃料。

秋天打羊草,同样我也是抢不上“槽”,只能打一些边边角角别人剩下的草,这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打下来的羊草很分散,草堆一分散就容易被别人给拉走,即使打下一些羊草,舍不得烧,有机会就卖了换点零花钱。剩下可怜的那点柴草,还经常被散放的老牛给吃了。可见真正用于冬季取暖的燃料就所剩无几了。冬天只好挨冻。屋子里外屋地满是厚厚的一层白霜,晚上睡觉炕上冰凉冰凉的,炕上放上一碗水,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一个大冰坨子了。

所以春季楼大耙秋季打羊草是我最为难受的日子,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充足的燃料来煮饭来取暖。


「知青往事」插队生活的首件事――柴


「知青往事」插队生活的首件事――柴


「知青往事」插队生活的首件事――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知青   草垫子   草甸子   柴草   活计   生产队   煤球   春分   柴火   柳条   帘子   牲畜   美文   燃料   重要性   秋天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