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朋友家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这个年纪,正是好奇心最盛的时候,昨天晚上,她突然问妈妈:“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朋友愣了一下,抱着她问道:“为什么问妈妈这个呢?”

孩子很认真地说:“今天明明说他家很有钱,他爸爸买车的钱,比我们所有人的钱,加起来还要多呢。”

“我才不信呢,妈妈,我们家也很有钱,对不对?”

朋友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问孩子:“我们家也有一辆车对吗?”

“也许没有消防车那么大,也没有明明他爸爸的车那么贵,但足够你、爸爸和妈妈一起坐着出去玩,去我们想去的地方,会很开心很幸福对吗?”

孩子想了想,对妈妈的回答很满意,拍了拍手,高兴道:“好耶,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出去玩!”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多年前,有一个孩子,家里很穷,爸爸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妈妈在附近的一个工厂里上班,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不到一百块。

他们住着逼仄的小平房,虽然穷,但是一家人过得很温馨。

爸爸妈妈也很开明,孩子贪玩儿,偶尔会要一个小风筝或者小金鱼,他们也都会给他买。

孩子六岁的时候,一家人去逛商场。

在这个商场的一个玩具柜台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其中,有一个格外醒目。

它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上面有五种颜色的按键,售货员按下了,其中一颗绿色的按键,盒子里开始播放“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孩子路过这个柜台的时候,就挪不开脚步。

他趴在柜台上,一眨不眨地盯着,玻璃后面的玩具,双眼在放光。

售货员对站在孩子身后的父母,介绍起了这个玩具,一边说着一边把剩下的几颗按键,都按了一遍,一会儿播放的是唐诗,一会儿播放的是乘法口诀,一会播放的是丑小鸭的故事……

妈妈给孩子商量,如果不买这个,可以给他买十二种颜色的橡皮泥,这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如果是以前,孩子可能已经高兴得跳起来了,但是今天,他拒绝了妈妈。

那是孩子第一次看见这种玩具,他的小小的世界里,好像只剩下这个玩具了,没有它,他就再也不会有快乐了。

他趴在柜台上,一步都不愿意动。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太贵了……“

“买了这个钱还够吗?”

“不够,这个太贵了,买不起。”

爸爸妈妈神色为难地,在身后嘀嘀咕咕,刻意压低了声音,不想让孩子听到。

售货员在一旁不停地说着,这个玩具对孩子有多好,可以教孩子读诗词和算数,还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和唱歌……

一家人在这个柜台前,僵持了十分钟,爸爸没有把,孩子打一顿然后拉走,妈妈也没有不耐烦地,把孩子扔下自己先走。

最后,这对父母实在拗不过孩子,于是,妈妈让爸爸决定,而爸爸决定,给孩子买这个玩具。

爸爸的决定,好像让妈妈很生气,在出了商场后,妈妈自己骑自行车先走了,让爸爸自己带着孩子回家。

一路上,孩子抱着心爱的玩具,跟在爸爸身后,爸爸没有苛责孩子,也没有说孩子不懂事,只是叹了几口气。

看着爸爸的背影,孩子心里开始后悔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自行车停靠在院子里,却没有看到妈妈的身影,爸爸进了屋里,去安慰妈妈去了。

孩子坐在院子里玩玩具,不敢进屋,因为他怕妈妈骂他。

过了一会儿,爸爸从屋里出来了,说:“你妈妈哭了,你进去哄一下她吧。”

听到这句话,孩子开始大哭起来,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妈妈气哭。

爸爸说:“妈妈存这些钱,本来是想买一个多功能锅的,如果有这个锅,她下班就可以不用那么累的去做饭了。”

“现在,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玩具,妈妈却要继续那么累,这样的结果你会开心吗?”

孩子不知道说什么,就是一直哭。

那个玩具,也成了他心口上的疤,他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碰过它,一看到它,孩子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

很多年过去了,孩子始终后悔当初没有要那一盒橡皮泥。

一直到后来搬家,妈妈看着那个还崭新的玩具,笑着说:“你看,当初你非要这个玩具,买了你又不玩了。”

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因为想要一个东西,而央求爸妈给他买。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在孩子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他鼓起勇气提起了这件事,因为他觉得,自己欠爸爸妈妈一个道歉。

妈妈说,她也一直记得这件事,当时她边哭边想,以后要努力赚钱,如果自己当时存的钱多一点,就不会发生那件事了。

爸爸说,他本来想安安稳稳地,在学校里教书,因为这件事,他觉得自己没能给孩子和妈妈一个好的生活,于是,才决定出去闯荡。

这件事,影响了这个孩子的一辈子。

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着赚钱,再也没有问过父母要一分钱,他可以给父母买东西,也可以给自己买想要的东西。

虽然,没再问过妈妈要东西,但是孩子从来没有怪过自己的母亲。

因为他知道,父母已经尽力地去满足他了,他们不想让贫穷,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直到他的需求,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不买就不买,买了就别摆脸色,但他从来不觉得,妈妈哭是在给他摆脸色。

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的柔弱,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里贫穷的窘境。

他从来不后悔,自己亲手揭开了父母,竭力为他粉饰的幸福景象,因为,他需要认识,隐藏在幸福之下的困窘,接受它,并且和父母一起改变它。

他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父母,没有在他非买那个玩具不可的时候,把他打一顿拉走。

没有在他面前说伤人的话,也没有用宣泄自己的怒气,来掩饰没钱的困境。

母亲在她面前流露出的脆弱,促使他学会了承担。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现在,很多父母都像这个孩子的父母一样,觉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我曾经见过,很多父母把生活的重担,默默地背在身上,一味地自己承担,然后,看孩子不理解,就绷不住负面情绪,向孩子宣泄怒气,不能好好地解释。

当你给他制造出,美好假象的时候,你就该知道,他会有沉溺其中的时候,我们给他虚假的美好,就要承受随之带来的任性。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现实中的贫富差距,都是很大的,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里,其实很穷,或者说家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富有。

让他享受了,和实际不符的家庭开销时,孩子的消费,就会脱离家庭实际条件。

我们告诉他,家里条件不好,并不是告诉他贫穷就要抬不起头,不富裕不是谁的错,我们需要的是,让孩子正视这件事,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

这个孩子的父母,其实并没有做得很完美,甚至因为这件事,给孩子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影响。

然而,天下没有,不想给孩子幸福生活的父母,我们总是倾尽一切,把自己能给的,都给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虚假的美好,总有被戳破的一天。

我们总是担心告诉孩子,自己家里贫穷,自己家里很普通,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做事束手束脚。

但是,我们更要明白,我们不告诉他,总有人会告诉他,父母告诉他的时候,是善意的,而如果是别人,来告诉他,可能会带着嘲笑了。

所以,我们要选择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情况,因为,真实的自卑好过虚假的自信,石头里也能长出顽强的草,但是肥皂泡里开不出自信的花。

END

关注我,获取更多家庭教育内容!

还有许多免费教育资源可以领取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妈妈   橡皮泥   售货员   美文   会儿   贫穷   按键   虚假   身后   有钱   后悔   家里   爸爸   不好   父母   玩具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