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在这个冬日,再次看《我们俩》时,仍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情感充沛的电影,值得让人看了又看。

马俪文的这部《我们俩》从女性角度去观察生活,对现实情感不回避,有一种直面人生的勇气。与好莱坞电影“过滤生活”相比,这样低成本、拍摄真实情感的小人物、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电影,显得更可贵。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一 谢谢你来到我的世界

《我们俩》的故事有多普通平淡?一个四合院,一年四季,一老一少,摩擦,消除摩擦,情感升温。为什么好看?因为情感的相通。这一老一少两人情感随着季节变化日益递增,内心的活动刻画到位,所流露出的美好情感,营造了生活诗意气氛。

在淡淡忧伤的基调里蕴涵着向上的力量。

基调是一部电影的美学法则,决定了观众能否从影片的基本剧情中获得更深层的含义。基调可能是由我们的视听体验构成,但它归根结底是一种感觉。

《我们俩》这感觉让人温暖。

冬天,一个破旧的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小马)。小马想租老太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价太高,老太一脸爱住不住的表情坚决不降价,小马无奈租下。

在刚开始的生活中,小马都觉得老太在处处算计她,心里十分委屈,老太看她,也是一百个不顺眼。

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不是,当老太看到小马忙进忙出收拾小屋子的时候,她嘴里说着:折腾。眼里满满的是惊喜和渴望,这个女孩的到来,让这死气沉沉的院子,有了活力。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日子溜过冬天、春天、夏天,一老一少两个人,彼此依靠,日久生情,从相互抵触到变得亲近友善,一起聊天,吃饭。老太晚年的孤独因为有小马的陪伴冲淡了不少。

曾经的老太需要交流的时候,就是和那些收破烂、水电费的人说几句话。那些话,又有什么感情可言呢?充其量也只是简单的对话罢了。现在小马走进了她的生活,一切都是多彩的样子。

秋天来临,小马的男朋友来接她走,万般不舍搬家离开老太。老太看着离开的小马,眼里满是不舍,精神头渐渐垮了下来。

又一个冬季来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小马得知老太去世,悲痛难掩。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这段直接采用无声处理,更符合现实,人在情感奔溃的时候,往往不是歇斯底里,就应该是无声的。

这样的画面在《死亡诗社》和《唐山大地震》里都有展现,一个是父亲的绝望,一个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在《我们俩》里,这是小马情感的涌现。

很普通的故事,却有着极大的情感辐射,小马的心里一定有着对这个孤独老人离去的遗憾。

一生经历丰富的老太,看似苛刻难缠,不通情理。就这样被一个青涩的女孩轻易拿下?只因她感受到小马发自肺腑的爱和关心。

现实生活残酷,人内心孤寂,这种情感最容易沦陷。

老太最后看小马的眼神里,是一个奶奶看亲孙女才有的神情。谢谢你来到我的世界,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二 都说血浓于水,没有陪伴,血和水一样冰凉,高质量的陪伴比钱更重要

老太所谓的女儿,曾对着小马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她很奇怪,小马和老太才相处几天,怎么就培养出这样深厚的感情。

是啊,比起女儿,小马的陪伴真的不算长。

还记得曾经有名的的沙赫特“人际剥夺”实验吗?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以每小时15美元的高薪招募被试者到他创设的一个小房间里去居住。这个小房间完全与外界隔绝,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当然更找不到人聊天,每天只供应必需的饮食等生活用品。先后有5人应聘参加了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是:1个人在小房间里待了2小时,3个人待了2天,只有1个人待了8天。这个待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

你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减少空虚、孤独、寂寞、恐惧、痛苦等负面情绪,可以宣泄愤怒和压抑。

对于老太的女儿,小马的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没有小马,她就是坐在那里,默默的看天,看院子,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吃饭,到了喝药的时间就喝药,毫无人生乐趣。

现在小马来了,院子里都是她风风火火的身影,斗嘴是乐趣,生气也是乐趣,一起吃饭,打扫卫生,为老太洗头,在院子里挂满灯笼,这样的陪伴多实在,哪还有孤独。

那一声声“小马,小马”,就是奶奶在喊自己的孙女。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想起现在很多社会新闻事件,儿女忙碌,不回家,不陪伴,独居老人和照顾自己的保姆渐渐产生情感纠葛,有的是爱上了保姆,有的是临死的时候,要把财产都留给保姆。有些人评论说这样的老人就是为老不尊,还有的说老糊涂了,都不知道亲人是谁?

真的是这样吗?

在电视剧《都挺好》里,苏大强对保姆就产生了爱恋。儿女们跳出来反对,苏大强气愤表示拥有很多钱就了不起吗?你们谁这样照顾过我,天天陪着我,真正的关心我!

这是老人的心声,我们总说赚钱很重要,等有时间了再说。其实,老人等不了,人生最后的时光,也许渴望的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家里有热乎气,有人说话,有人走动。

就像《人间失格》说的那样: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太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是各种枷锁束缚着你,稍微动一下,就会冒出血来。孤独在所难免,可是有爱,就会瞬间点燃生命希望。

我们期望电影高于生活,但它本质上又是对现实世界的原貌再现。卢梭曾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非最长寿的那一个,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做一个对生活有感受的人,珍惜当下的日子,珍惜缘分,看重亲情,尽情爱。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三 让人落泪的,永远是那份共情

出演老太和小马的演员,都没有荧幕触电经验。是什么让她们首次上镜就取得了好几项国际大奖?

是真实,同时她们身上传递细腻微妙、情绪复杂的表演。说出的台词也是我们曾经可能面对过的,“你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老太太,难怪没有人照顾你”“你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剧烈的情绪,同时也呈现了脆弱情感。

这份真诚,全身心投入,让观众瞬间进入“镜中世界”,这种不知不觉的走入,这温暖人生的力量,就是共情。

以至于很多时日,那种暗涌的情感会一次次呈现,孤独的眼睛,颤抖的双手,默默无语的对视,紧闭的双唇,欢快的笑脸,还有冬日的那丝寒意和渐暖的气息。

电影有时候就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一个人“心灵”的需要,看到电影中的人,来影射现实中的生活。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我们俩》没有宏大的制作场面,也没有成群的美女帅哥,没有所谓的技巧。一切都来源于普通的故事,从容,感伤,怀旧,自责,反思。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长相清瘦,扎着马尾的女性导演马俪文。她用特有的女性的细腻讲述了一个平凡感人但意味深长,深入骨髓的故事。

老太和小马,循循渐进的表演,早已与角色融为一体。

把表演形容为“消失在角色中”听上去似乎很老套,但好的演员确实能够从身体、声音、思想上彻底变身为他们饰演的角色。

想起日本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曾不止一次用智慧的言语安抚读者的灵魂,尤其是那句广泛被大家提起的: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而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也曾说过:尽管生命确是短暂而脆弱的,尊严与勇气总能赋予它无尽的活力,教我们坦然面对它的诡谲与不幸。

他们都在说情感认可的重要性。


《我们俩》:人生的孤独都因爱而消逝,纳己纳人才能温暖余生

电影《我们俩》里表演者和受众,两者达成共情,这种种积极的感觉能力,让电影成为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每个导演、每个演员都是独特的,她们有着自己的步调、风格和洞察力。好的电影能够在故事之外提出重要的问题,传递强烈的情感。它们绝不仅仅是在堆砌剧情和角色行为,而是含有更深层次的讯息,甚至传递一种忧虑,让你在片尾字幕滚完之后,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小津说:电影以余味定输赢。《我们俩》就是这种电影,平凡一生,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但被爱、被温暖,被理解,是我们一生想要的东西。人间点滴温暖,有些人,有些事,值得我们翻山越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太和   温暖   孤独   人生   老太   余生   基调   小马   美文   保姆   情绪   内心   角色   情感   故事   人才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