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与笑笑

“浅浅”与“笑笑” 陈鲁民

著名作家贾平凹给女儿起名贾浅浅,名曰浅浅,其实寓意深深,是贾先生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自己已辛辛苦苦地深刻了半辈子,备受煎熬,深知其中甘苦得失,希望女儿能简洁朴实,像一汪浅水那样,清明透澈,没有城府,减少物欲,不那么复杂麻烦,远离纷争世故,过一种简单质朴的幸福生活。

无独有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女儿叫管笑笑,一个很喜兴很阳光很中国的名字。尽管莫言的大多数作品里都充满了压抑、沉闷和令人窒息的空气,笔下的人物也大都严肃、拘谨,悲苦,不苟言笑,或者笑不出来,但他却在书外衷心地希望自己的女儿在笑的氛围里健康成长,人生路上永远有欢歌笑语陪伴。

作家与作家不同。有的作家是我手写我心,其作品与生活都在一个圈子里,作品的内容、风格、追求与自己的真实生活相似度极高,作品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自然反射,如张爱玲、贾平凹、王朔等。有的作家则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品里描写的是一个天地,追求的是一种境界,而实际生活则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另一片天地。或者他笔下描绘的是一个场景,内心渴望的是另一个场景。莫言、严歌苓、余华,闫连科大概就属于此类。

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人物都是典型化人物,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人物。不论是贾平凹或莫言,之所以把人物写得特别好或特别坏,把气氛渲染得特别恐怖或特别压抑,都是为了追求戏剧化效果,为了引人眼球,也为了阐释某个理念。因而我们欣赏小说、戏剧、影视,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切不可沉溺其中,试图用文艺作品来印证现实,指导现实,甚至把自己当成作品里的人物,与其同喜同乐,那就可悲且可笑了。旧时不是有“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的说法吗?这样的多情读者确实痴得可以也傻得可以。

讲完书里的弯弯绕,不妨再听听这两位作家书外的劝告。先说贾平凹属意的浅浅,文学也好,生活也好,一些东西可以深深地进入,深出名堂,深出水平,深出成绩,深成专家泰斗,譬如科学研究,名山事业;有些事情则浅尝辄止即可,投入太多就是虚度时光,譬如嬉戏娱乐之类,不必沉溺进去,更不能成瘾成习。有些东西则连浅尝都不行,譬如吸毒,一旦染上毒瘾就后悔莫及,回头很难。

再说莫言钟情的“笑笑”。生活是复杂的,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乏“今晚有暴风雪”,既有“二十不惑”的困感,也有“三十而己”的遗憾,用古人不无夸张地话来说,就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们仍然要乐观处世,坦然生活,笑对人世风云,笑谈古今诸事,笑看花开花落,笑迎云聚云散,让笑声充满世界,永伴人生。

可喜的是,贾浅浅与管笑笑,都没有浪费父亲的良好基因,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都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也都成了父亲一辈子最杰出的作品。希望她们有朝一日见面时交流一下浅浅与笑笑的处世心得,人生况味,那一定是很有趣味也很有意思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诺贝尔   红楼梦   美文   笔下   场景   父亲   作家   女儿   现实   东西   人物   阳光   人生   作品   世界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