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乱象

曾几何时,班级家委会应运而生,只要家里有娃娃上学,就有家委会。家委会本是一个有利于家校互联互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自治组织,但是现在已经演变成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家长溜须怕马,绑架家长从中渔利的私人工具。举例:我家是双胞胎,正好考入同一个学校就读初中,两个年级在开学初期相继成立了家委会,大家都不认识,都是自贡奋勇自荐报名,然后相互推荐担任不同职务,建立班级家委会群,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进入此群。两个孩子的班级都是这样,我就加入了两个班级的家委会群。其中一个孩子的家委会异常活跃,家委会的经常发一些教育孩子和老师要求的内容在群里进行探讨,或者是分享一些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照片然后畅谈自己的感想和感概,渐渐的随着教学的深入,需要一些教辅资料和设备,家委会立马就在群里接龙需要购买教辅资料和设备的学生,家委会还在群里大谈特谈一人一套教辅设备的好处,因为有各科老师在群里,每次钱又不多(100元左右),很多家长其实都明白教辅设备应该由学校提供,但是为了不影响自己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心想钱也不多,就都接龙购买。又随着各个节日的到来,家委会的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在群里上蹿下跳,鼓动给每个老师买这买那,然后说每人交300元或500元,又按部就班的接龙,你就是不情愿都不能吱声,因为各科老师都在群里。这一波刚过,隔一段时间又是买礼服,教室里买绿植等等。正好相反,我另一个还在所在的班级就大不一样了,从开学统一收取200元班费外,一学期基本没有再收钱也就够了,如果节日里你愿意有所表示,就在家委会里发红包,老师也发,大家随机抢红包和说一些祝福的话。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我的两个孩子在同一个学校,因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家委会而感受完全不同。一个一学期200元—300元班费,一个至少1000元班费。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家委会的成员一方面讨好老师,一方面利用大家交的班费在采购班级东西时有从中渔利和腐败的嫌疑。家委会也不算新生事物了,但是一直缺乏监管,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呼吁教育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应从制度设计上把家委会进行监管,让家委会真正体现家校互联互通,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委会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家委会   自贡   从中渔利   上蹿下跳   新生事物   各科   接龙   美文   班级   学期   家长   两个   老师   孩子   学校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