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洞里的谷雨记忆


门洞里的谷雨记忆

旧时京城城乡人家多在谷雨之日,在各房张贴“谷雨帖”,相传是因农耕言语“过了谷雨,遍地生火”,“三月多雨,四月多瘟”等,即是说谷雨时节各种害虫细菌复苏,对农作物及人体危害极大。故旧时北京的城乡人家多在谷雨之日张贴“谷雨帖”,以祈求农耕生活吉祥健康。

贴谷雨贴的旧俗随着科学的发展在现已甚少被人们沿袭,但谷雨吃香椿这一习俗却伴随着我的胡同生活,自小便知,谷雨“吃春”更是咱北京人百年来的风俗。自辽代已有北京右安门外开阳桥一带种植很多香椿,春天采食嫩芽的记载。到了明代还在为宫廷种植蔬菜的“官菜园”,就是西直门和阜成门之间的官园里设置暖棚,专为皇家种植香椿。

香椿树除了可以吃其嫩芽之外,香椿树也被视为长寿之木,象征吉祥。庄子曾曰:“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民间常以“椿年”、“椿龄”为祝寿词语,楹联就有“筵前倾菊酿,堂上祝椿龄”等。因故北京很多胡同都以香椿为名,如宣武门的长椿街、香椿胡同、椿树街、椿树院、椿树巷等,老北京宅院也都会种植这类有美好寓意的植物,记得姥姥家院里有一棵香椿,植在院中,树龄应该在大几十年的光景,可能因为每年都会被摘去嫩芽,枝叶不多,故而每年的椿芽也就更显珍贵,品种应该是紫椿芽吧,嫩芽通体紫红,芽苞肥厚,香味馥郁纯正,每逢谷雨前后,姥姥便会张罗着让舅舅姨妈们去“摘春”,把新生的嫩芽摘下,不仅用来做美食,更会分给街坊邻里,说到我们家的香椿吃法那可以说基本涵盖了老北京的传统吃法,“香椿鱼”是少不了的,鲜嫩的春芽裹上鸡蛋和面粉打做的糊糊,用筷子头从碗里把面糊“播”到热油中,形似一条条小鱼过油一炸,便成“香椿鱼”,趁热净口吃,蛋香与酥脆的椿芽香再配上一口二锅头,那个美啊,别提了,或蘸上一点花椒盐也是别有风味。让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季节香椿作为应季特有的炸酱面菜码就更是家里小辈们争抢的美味,还没挑面先要在碗里砸窑儿一份。香椿拌老豆腐也是这个季节特有的下酒菜之一,比小葱拌豆腐多了些许的清雅之味。


门洞里的谷雨记忆


门洞里的谷雨记忆

真的离开胡同和院子了,现在虽然在菜场或饭馆随时可以买到香椿解馋,但味道淡了很多,也许我们曾经吃的不仅是那一口儿鲜嫩味道,而咋嘛的是仰望树梢盼春来,登高采摘与家人共聚同乐,邻里分享的幸福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谷雨   热油   开阳   千岁   西直门   椿树   都会   香椿   门洞   嫩芽   农耕   鲜嫩   吃法   旧时   美文   北京   胡同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