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人性的底层力量永远都是简单的,它没有表象的复杂,表象永远都是人眼看到的那一部分,除去表象,剩下的本质部分,则是我们需要提高和发现的。

人可在逆境或者在没有退路的时候,会做出异于常人的决定,这种决定不是另辟蹊径,而是一种万千的思绪后的慎重决定,它背后有情绪,有思考,有矛盾,有纠结,但最后一个人还是能够做出最终选择做自己的事情。

这本书是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也是知名代表作之一。书中凝结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经营哲学和人生智慧,可谓集成之大作。

此书没有复杂的道理,只有最简单最朴实的底层逻辑和做事方法,读这本书不是一味模仿一个人的做事方法,而是能够嗅到一个人的一点经验,并以此为规避做事的方法,人总是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能够容易汲取,对自己不利的反而会疏忽。

人性复杂,不管怎么说,逃不开利、权、欲、贪,这些在历史人物身上悉数演尽,权力斗争,利益纠缠,在欲与足之间平衡,人心总是在某一个时刻,受到某种鼓舞和倾斜随之发生改变,最终做出一系列好事或者坏事。

《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认识心,从而从“心”出发,审视自身,以求进步至于转变蜕化。

心在哪里

根据稻盛和夫先生的说法:心就是良心。

那何为善良,正确认识善良变得无比重要。善良是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演变到后来,多指一个人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天生的善良之举,不管古今中外,在天地间每天都有发生,他们所做的善事,没有考虑什么结果,就是自发性帮助他人,单纯助人,毫无功利性可言,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行为,看到别人遇到危险或者求助时,人心的底层善良会触发,然后做出下意识行为,直到这个善举结束。比如帮行动缓慢的老人过马路,这一善举从开始到结束脑子是空白的,只有这个善举结束,你的思绪抽离出来,再去回想的时候,你才能感到一种满足和幸福。

人对内心正确的认识来自于外界的所作所为,今天你做了一件事,会搬出内心的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今天做的事情,如果做错了,会反思错在哪,如果做了一件好事,会反思我做了这件事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但我们知道,做好事满足感大于缺憾,好事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感觉,患得患失在一个人纠结的时候才会有。

比如,做一件好事,他要衡量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和结果,还有得失,这个时候你虽然做的是好事,但有了评判标准后,事做成了,你的内心是失衡的,你无法找到一个标准去衡量你内心的波动,内心波动会随着实际情况而改变。

那么心的这些波动又会牵扯心的本质,心的本质则为真善美,跟真善美对标的假丑恶,尽管这是一种二元对立,有种非黑即白,但真善美是波动的。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人们历来不是讲真善美吗?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

《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续范亭对《真善美的解释》中说:真即为真实,美是美感,善则是理性之美。

一个人真实,做的事真实,美是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虽不是艺术美,这是一种行为美和善举美,即所谓人心所看到的美感,而善则是理性之美,善虽不一定完全需要靠理性机制触发,但这种善举背后就是一个人理性的美的结果。

有了真善美在背后,再来看看稻盛和夫的心学究竟如何?

何为稻盛和夫的心学?

它的理论是这样的,心有多重结构。心从里到外,由真我、灵魂、本能、感性、理性这五层组成。核心为真我,真我就是人心的本质,即真善美,再具体点就是一个人的坦诚心、上进心、谦虚心、乐观心、反省心、感谢心、知足心、利他心、勇猛心等等。

当这些具体的心的表现映射到个人身上时,这种善意之举会发出无限光芒,因为总得看起来这些外在表现和内心思考都是一种行为,只有行为才会促成你想法的落地,这些词组也是积极向上的词组,都是一个人反观内心深处的词组。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孔老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再适当把一些词组作为反思的根本,再具体思考即可。

《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当然,稻盛和夫的心学不会止步于此,他又说,人生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心性,除此之外,人生再无目的。

有人会想,稻盛和夫先生说轻松了,那是他自己一辈子的人生经验和轨迹,但他也一再在书中证实了他这种利他性为他带来的好处,所以他本人贯彻这种心学,是没有任何缺陷的,对他本人而言是这样的。

所谓心性说变了就是在工作和生活实践真善美,时时事事让良心、真我释放光彩。良心我们前面说过了,真我是一种佛教语,说的是一种抽离生死之外的境界,我们大多数人达不到,也没要求你去达到,只是说让真我释放光彩,稻盛和夫先生有那个阅历和经历,达到这种境界也不是不可能,但我们还是实实在在提高自我就好了。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只有做好自我,才有机会或者在某一刻灵感乍现时有一点点真我的释放。

稻盛和夫的心学我们了解了基本原理与概念,但一本书的存在不仅仅是要阐述道理,还有作者亲身的体验,还有一些理论性的指导方式,毕竟作者本人都有自身经验作为基础,是一种反照自我的参考书,闲暇之余,翻到某页,让精神得到放松,这就是一次提高自己心性的机会。还是孔子那句吾日三省吾身最为有用,不够了你可以一时三省吾身,也就一个小时反省多次,这样健忘症也会好不少。

《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提高反省频率,你会惊奇发现,你每天最多反省的是为何手机占据了自己大部分时间。

关于思考的事,留给自己做,接下来再说说稻盛和夫所说的心性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提高。

如何提高心性

首先,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一件事不惧艰难,一路向前,别人每天学习5个小时,你不仅要学5个小时,还要挤出时间进行反思和总结,一定要记得,努力没有多与少,多与少总是模糊的概念,只有时间才是衡量一个人付出了多少,会有个具体时间标准,即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在多长时间发生了变化。

其次要谦虚,不要骄傲。骄傲这事古代战争上一直在上演,可一直上演,一直有效,胜利者一直在骄傲,骄兵必败他们是知道的,可不骄傲怎么会败,只有骄傲和狂妄自大会给敌人露马脚,既然露了,那就得用血的代价自食其果。

再者人活一世,也要有感谢之心。感谢之心不是逢人就谢,而是对你有帮助过的人,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合作伙伴,曾经是你的敌人现在是你的伙伴,要感谢这些人,感谢不是一句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学会感谢是人一辈子要学习的技能。

再次,人要懂得积善行,思利他。所谓积善行就是将善举和真善美做到极致,否则积善行是一件很难持续下去的事情,所谓思利他就是要有利他心,也就是我为人人,但人人为不为我那不是你关心的重点,只要你在做一件事,先让一个人得到力量和利益,你会在后面得到幸福和满足。

《心》:人性的本质除去“真善美”外,还有底层的光辉

最后两点就是不要有感性烦恼,还有吾日三省吾身。感性烦恼就是你看到和片面的一种判断,感性说的是一个人判断事物直接,而理性则会判断事物的全面性。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何为感性的烦恼,一天你家来客,这个客人没带礼物,你心里不舒服,这就是一种感性,假如你知道这个朋友刚好有困难,你就会变得理性。

三省吾身还是多看看《论语》即可,我们磨破嘴皮,你不反省,还不是一样,睡觉前多想想为何你如此失眠,为何又如此反感,为何早起浑浑噩噩,你便知道结果。

最终,稻盛和夫心学说的除了真善美,释放真我,提高心性之外,还有最重要一点,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点——作为人,何谓正确。你只需要理解了这句话,这本书你就算不看也可以,因为这书通篇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处事哲学和人生经验,但你只要理解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话后,你便能找到自我。曾在一段时间内,我每天早上都会重复这句话,重复了半个月左右,每每遇到烦心事,我就会思考这句话,这让我少了许多冲动和感性烦恼。

顿悟时刻:作为人,何谓正确。就想重复这句话,因为重要,所以重复,因为重复,所以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真善美   善举   人心   心性   词组   表象   美文   底层   感性   光辉   本质   理性   好事   善良   骄傲   人性   内心   方法   人生   心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