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再是他自己的目的了。——莫拉维亚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侵权联系删除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是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曾任新闻记者和杂志主编,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发表了数十部长篇和中短篇小说。他以写实的笔法,通过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平常事,触及到了人的心灵深处。

他的小说《罗马女人》、《未曾实现的抱负》、《违抗》、《随波逐流》等,大多描写资产阶级的庸俗、自私,表现他们对现实生活从试图“违抗”到屈服于环境的压力以至“随波逐流”的过程,或者描写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这些作品采取客观主义的描写,注重心理分析,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色调比较灰暗。

《鄙视》这部小说以两个普通人的生活开始,从平稳的感情破裂到平稳结束,从开始到结束我们能看到一个男人的大量自我挣扎与纠结叙述描写,挣扎是为了摆脱现实束缚,纠结是这个男人害怕每做一个决定是得到还是失去。莫拉维亚用第一人称“我”开始叙述主人公莫尔泰尼在感情和生活、工作中的挣扎、犹豫、纠结和痛苦。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这部小说在影射现代多数人的婚姻,婚姻前两年以激情、情感旺盛,感情坚固开始,就像是看到新开的花朵,闻着香,看着漂亮。过了一段时间,夫妻之间那种机械性的习惯,以往的亲密动作在婚后两年看过来,一切变得没有激情可言,好像这种亲密是为了保持某种下达的指令维持某种关系似的,假如没有法定意义上的结婚证明,大多数人会比小说《鄙视》中出现更加疯狂和不自控的表现。

《鄙视》中描写的婚姻危机跟现代人的婚姻危机是一样的,它也在警示人们在遇到婚姻危机后该做出什么表现,是暴怒,还是平和商量,还是选择坦诚以待,这些方法在小说中都有,现实中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始终以一方的平息和妥协宣告结束,妥协意味着这件事并没有结束,等到下次吵架了依然可以拿来作为吵架的筹码,平息不是永久性平息,而是在两个人默默无闻之间平息。

或许,在夫妻关系中,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变量因素,比如妻子深爱着丈夫,而丈夫不怎么爱妻子,甚至出现厌妻的表现和态度;有时,丈夫深爱妻子,因为丈夫某个举动,使丈夫在妻子眼中的形象陡然下降,然后妻子表现出看不起丈夫的样子。这种表现在《鄙视》中描写很深刻,从眼神到语言,眼神不像往常那样看着你,说话漫不经心,对于我们来说,这种交流就是一种应付,一个妻子对深爱着她丈夫的应付。我们知道,应付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交流才是。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莫尔泰尼感到妻子对他的爱变了,他一直在摸索“变”背后的原因,当他试图用争吵或者平和的口语解决问题时,他才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妻子的每次回答都只会加重自己的疑虑和思考,这种疑虑和思考不是来自不信任妻子,而是过于信任和爱妻子,以至于对她所说的话有着天生的分辨感觉,能分辨和对她所说的话保留疑问,妻子的回答更像是他不断追问所以不得不应付一下自己的感觉,而莫尔泰尼恰恰不喜欢,甚至对妻子这种态度的进一步探索和妻子稍微有点变好的时候,莫尔泰尼会天真以为妻子还是深爱自己,她是不想离开自己,但当他进一步追寻这个答案,以明确自己想法的时候,这答案总是让他再次陷入疑虑和痛苦中。

在我读到莫尔泰尼感到妻子对自己的爱变了之后,在接受一份新的编剧任务之后,他想跟妻子坦白自己喜欢工作完全是因为她,因为爱她,所以买了房子和汽车,因为爱她,他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抱负,去干编剧的工作,而干编剧纯粹是出于爱,而房子是给她的一种稳定和安全感的表现,莫尔泰尼后续的一切工作活力都基于对她的爱。但他发现她的爱变化之后,在回家路上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跟妻子表达出来,乘坐电梯犹豫的样子,到了家门想按又不按门铃时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一件事,害怕告诉父母,最后父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全部都知道,就等着你来认错那样。作者在整部小说大量运用这种内心独白和心理分析,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人在出现婚姻危机的关系中,和盘托出要么会使一方更爱自己,要么就得接受一方离去,一方独守空房的局面,正是因为这份犹豫和痛苦纠结,莫尔泰尼还认为妻子的爱虽然变了,但她的心里还是有他。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基于这种错误的感觉,还有莫尔泰尼感觉还有一丝希望的时候,现实突然给了他一巴掌,让他从自己沉迷的世界中惊醒。

从自己的世界惊醒,用一种过来人的眼神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现代人面对爱情时所持有的态度,总是以事后诸葛的方式去审视当时的行为,最后不得不以默默无闻宣告结束,而这种默默无闻正是为下次更有力度地吵架做了准备似的。

但是我从这里看到了一种独有的观点,总感觉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以沦为某种工具的演变形式存在着,小说出现的人物不多,有名有姓的也就五六个人左右,我们看到了莫尔泰尼为爱情沦为工具的模样,但我们从其他人物身上一样也能看到不同的工具形式,而在小说出现的感情危机正是由于妻子认为莫尔泰尼把她当成了工具,而不是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

当妻子觉得莫尔泰尼是为了讨好导演,所以才让自己靠近导演,一旦妻子产生了这种感觉,就会觉得莫尔泰尼是为了牺牲自己至爱的妻子以博得导演的好感时,在妻子心中这个男人以前的一切还有所作所为对于妻子而言都是可耻的和虚假的,为了对付这种虚假和可耻,可耻的是在她的世界中先是男人默许让她牺牲,虽然这种牺牲不曾明言,但男人的动作和行动都提示着妻子必须要牺牲那样,所以也许在男人心中没有这样想,男人心中根本没有这样想,至少在小说中的男人不是这样的,至于现实,不好说,也不会说,更不能说。

在男人眼中的误会,在妻子完美的世界中依然凿开了一个大洞,而且这种大洞无法弥补,甚至不惜牺牲爱情的代价由感情转为鄙视,由鄙视产生厌恶和讨厌他的一切,包括眼睛对视,甚至是亲吻。鄙视是一种轻视,看不起。是在心中或眼神或言语中不经意又刻意展现出来的一种行为。


在这里妻子感觉她成了男人的工具,可以任他交换,到后面莫尔泰尼看到妻子被导演猥亵,男人看到了,但是没有像野兽般冲下去维护该有的尊严,此时妻子也看到莫尔泰尼看见自己所作所为,但妻子依然很平淡,这种平淡也许是作为工具或者以爱情为最大代价所展现出来的对男人的无声反抗,又或许是既然你认为我是工具,我何不以工具的作用在你面前展露无疑,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清醒无比的自己和愚蠢至极的自己。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而莫尔泰尼曾毫无遗漏说过导演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虽然在创作这件态度上,导演总能绕弯绕到利益身上和自己所期许的那样,尽管他在怀疑妻子和导演有一腿时,也排除了这种可能,作者莫拉维亚也以笔墨稍微点缀了导演的形象,看起来似乎不佳,至少比起莫尔泰尼还有进步空间,而导演在家有一位羡慕和对他崇拜至极的妻子,虽然妻子不那么有姿色,但至少在这点莫尔泰尼是排除的,尽管排除了,但最后遗留的问题恰好是自己排除的。


夫妻之间就是一种工具,如螺丝和螺帽,只有越用力才会越紧,稍微不用点力,就会松弛,而且需要常用,夫妻就是彼此间的工具,两个人互为补充工具,我需要你,你需要我,这种需要是坦诚的和纯洁的。


在现实中,我们尽可能发挥聪明才智不被人利用,虽然自己愚蠢到被人利用了,但至少不是像工具那样利用

《鄙视》:作家的任务,就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当你想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对方的欲望时,对方却已经不再爱你了,至少不像从前那样爱你,当你放弃这种努力解决情感危机的时候,对方却又对你嗤之以鼻,让你以为你放弃你现在的追求是不对,你没有主见,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当你放下一切,直面问题的时候,却发现问题突然解决了,要么离开了,要么彻底消失了,而小说《鄙视》中作者巧妙安排了这种彻底消失,彻底消失虽然意味着结束,但并不意味这种现象永远消失。


就像在书中说的:时间的确解决了我的问题,但并不是按照我所希望的那样予以解决的。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但我们总以为时间到了,一切都自然而然明白了,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时间给的答案,或许是你想要的,或许是你不想要的,答案还是动手去寻求为好,至少在感情上是这样的,动手,坦诚,主动,纯洁,这是美好的一面,当然这是作为感情的双方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可以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鄙视》,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莫尔   大洞   工具   默默无闻   美文   现代人   导演   丈夫   妻子   作家   危机   感情   答案   婚姻   感觉   结束   男人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