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01

为什么说研究所是“最后一根稻草”?


首先,相比于高校推免投递,科研所通常来说推免投递截止时间较晚,并且有些会持续到十月中旬,例如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推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并分批次招生;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也会分批次进行招生,在九月中下旬和十月上旬进行两批次的推免招生。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接收推免生简章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接收推免生简章


并且,很多研究所在夏令营、预推免过程中招不满研究生,因此在正式推免中名额较多。由于研究所去到学校宣讲招生的机会比较少,并且与研究所相关的新闻较少,因此同学们对研究所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多,适合自己专业的、好的研究所也不太了解。所以相对来说报名研究所的同学稍微少一些,对比同等层次的高校和研究所的话,研究所的竞争也相对不那么激烈(一些老牌的、强势的研究所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在最后的推免过程中,捡漏研究所的几率更大一些。如果同学们目前还没有offer的话,可以在报名正式推免填志愿前夕,打电话问下研究院还有没有招生名额。根据往年经验,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所都还会有推免生名额。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21年推免补录通知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关于2021年补录推免生的通知



02

研究所对比高校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毫无疑问,中科院拥有国内顶级的科研实力和资源,无论是院士数量、科技成果还是科研经费,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个研究所,其实都代表着相关领域在国内的顶尖水平,所以科研方面的资源与平台大可放心。在中科院研究所读研究生毫无疑问坐拥着独一无二的科研优势。例如在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生化所)中,有67名研究组长,其中两院院士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比肩清北生科院),可以说是该领域的“航空母舰”。


其次,研究所学术氛围比高校浓厚。研究所以做科研为主,教学是老师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更多精力还是放在学术研究上。研究所项目多,研究生也有更多机会跟着导师做项目,而且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研究所的师生比远比高校高很多。高校一般是带几个或者十几个学生,因为扩招的原因还可能一个导师带二三十个学生。研究所则正好相反,通常情况下研究所的导师每年只招收1-2个学生,并且中科院大多是博士生导师,所里每个导师手下的博士生稀缺,而且不需要承担教学任务,他们所有精力全部放在科研这块,因此对于博士生培养可以说是远近兼顾了。


并且,近年来,研究所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研究所大部分拿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证,少数研究所拿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证(比如金属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基础上成立的,在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随着中科院知名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科院研究所的实力强劲,在就业时将中科院与985同等看待。例如各地方的定向选调生,绝大多数的省份,已经增加了中国科学院大学。


最后,对比研究所与高校,研究所的待遇更好。一般来说,研究所工资是比高校要多一些的。据岛主了解,研究所的硕士工资一般在3000上下,有的老师大方一点的话甚至能到4000+,而高校的硕士工资则一般在1000-2000之间。所以,如果想给家里减轻压力,研究所可以考虑一下。并且,研究所的住宿条件一般来说要好于高校。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活补贴公告


研究所,最后的捡漏机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宿舍图


虽然对比高校,研究所优势很多,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劣势的。例如图书馆资源较少、地理面积比较小、社团活动形式和规模较局限、专业方向较窄以及工作强度较大等。因此,同学们要知道,无论去研究所还是高校都只是给自己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03

哪些保研er更适合研究所呢


首先,研究所适合那些有科研理想,尤其是一些对学术和科研有着执着追求的同学。中科院的研究所大多只有几个大楼,每个研究生都有工位,甚至有的实验室有上班打卡机制,类似于公司,基本上专职做科研,导师的科研压力大,所以学生的科研压力也大,晚上十一点很多实验室里还亮着灯是常态,没有大学时那么多的活动和娱乐设施,生活相对比较枯燥,因此适合想要搞科研的同学。并且,大多数的研究所研究生招生是以学术型硕士为主的。


另外,研究所适合那些不善于社交,以做出成果为导向的同学。在高校,通常都是以实验室为一个群体,几十个师兄弟齐聚一堂。因此如何把实验室变得其乐融融,气氛轻松,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而在科研院所,每个实验室只有少数的人,因此不需要费心去社交。但是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真正学术做的好的,肯定不是只埋头拉车,不看路的人。尤其你的成果能否从发表文章的纸面上走向实际应用的社会,更需要学术交际能力;研究所里研究生通常是跟着项目走,也就是你身边通常会是一群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而你们聊的也就不再是一些琐事,更多的是与科研相关的话题,可以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科研,因此出成果的速度也会比高校快很多。


并且,研究所适合那些非名校出身,但科研能力较强的同学。由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本身就是双非学校,因此中科院研究所通常在招生时不像高校那样特别注重学生的本科院校,而是多方面考察,重点关注报名学生的科研能力,例如对所做科研工作的了解程度、对所做实验的掌握以及对拟从事科研领域的想法与思考等方面。并且中科院研究所的考核全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最后,研究所适合那些抗压能力强,想要被督促进步的同学。高校里活动很多,人也很多,想要参加什么活动甚至想谈个恋爱的话范围也广一些,业余生活非常丰富。而研究所人数有限,活动也有限,人数规模也就相当于高校的一两个院系的大小,因此相对来说交友范围、活动范围都很有限;高校里大部分老师都承担着教学任务,科研压力没有研究所那么大,所以学生的压力也小一些,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而研究所里的老师基本上专职做科研,导师的科研压力大,所以学生的科研压力也大,而相应的成果出产速度也会很快。所以说如果研究生阶段能够忍受得了枯燥,或者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去督促自己,可以选择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中科院   博士生   美文   导师   实验室   科研   研究生   压力   学术   适合   同学   高校   机会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