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客户意识

科学网作者:俞立平

客户意识本来是市场营销中的相关术语,毕竟绝大多数学者是从事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因此对客户意识理解可能不深,但非常重要。我是那种情商较低的,这方面毫无心得,尤其是年轻时,讲点体会与年轻人分享。

科学研究中的客户意识

首先,无论课题申请书还是论文,写出来总是要先过评审专家这一关的,因此写作中内容、措辞等等必须仔细斟酌,比如标题是否明确有趣?是否干货满满富有创新?摘要是否高度精炼?写作风格是否晦涩难懂?排版是否简洁漂亮?图文是否有机结合?文献述评是否客观并且少有得罪?等等。其实,即使论文得以发表,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毕竟读者引用越多,说明对你研究感兴趣的人越多,总是值得高兴的,当然不以引用数量论英雄。

其次,知识分子总有一些脾气,但这些脾气尽量别明显体现在学术交流中。退一步说,不谈在学术交流中给同仁留下好印象,但至少不要留下差印象。专家有啥意见应该虚心听取,至于采纳与否你自己事后再定。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水平的隐士和显士太多了。今年我听到的最震撼心灵的是南京一位大咖跟我讲的,他说俞立平你不要写这么多论文,要干更有意义的事情。人文社科领域创新很难,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我一直在前进,但似乎江郎才尽了,对不起大家,哈哈!

第三,学术交流重要的是交流。年轻人应该多增加交流的机会,比如听报告时应尽量往前面可坐的地方坐,遇到专家要主动介绍自己,报告的提问环节也要积极提问,问的问题要是真正的问题并且尽量有趣。试想想,如果你工作后做的是销售工作,你的绩效完全是靠客户,现在面对的专家其实就是决定你未来的大客户,你还会远离专家吗?

最后,努力学习提高水平最重要。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本领,别让专家感觉到你在投机取巧,专家什么没有见过?别将客户意识庸俗化,想靠情商在学术圈混,可以混一时,但不可持续。祝年轻人在学术圈中走的顺一点、好一点、久一点。

2021.11.6 俞立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同仁   意识   客户   江郎才尽   学术交流   美文   科学研究   情商   脾气   有趣   印象   年轻人   学术   领域   报告   专家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