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犹如“当妈”,做实验堪比“养娃”

回想本小编此前在实验室做科研时,身边的师姐、同学,包括自己,时常将各自为科研事业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比喻成是在当妈养娃。如今细细想来,搞科研做实验确实跟当妈带娃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有把科研项目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培育、精心照料,才能在科研领域收获属于自己的学术成果。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述一些“搞科研犹如当妈,做实验堪比带娃”的故事,衷心祝愿一手当妈带娃、一手做实验搞科研的“女超人”!也衷心祝愿全天下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搞科研犹如“当妈”,做实验堪比“养娃”

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

想必将做实验比作养娃的一大原因,就是两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哪个科研人员不是在实验台前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天?又有哪个科研人员不是时时刻刻操心着自己的实验结果、研究进展,而且不敢稍有懈怠唯恐被别的课题组抢了先?甚至有的时候睡梦中都还惦记着,本小编就曾经梦到过拿给师弟的实验材料被师弟吐槽不好用,还梦到过实验室的水浴锅没有关,脑海中的画面如此真实,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都还记忆犹新。

除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搞科研需要投入的物力和财力亦不容小觑。就像每一位妈妈在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总想精挑细选最好的最贵的,做实验时,科研人员也更倾向于使用更优质的耗材和灵敏度更高的试剂。

且不说大型实验仪器个个造价不菲,耗材和试剂的花费一般也都不是个小数目,比如用于蛋白检测的一些特异性好、效价高的抗体,一支的规格可能只有几十或几百微升,却要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记得本小编之前在实验室时经常需要使用液氮来快速冻存实验材料,液氮据说差不多跟牛奶一个价格,但是液氮在室温下挥发极快,动辄一通操作,可能一两升的液氮就挥发了,所以为了保证够用,一般都按一次五十升、一百升的量来进行购买。

充分阅读文献,此乃科研项目的“育儿经”

开展科学研究,除了需要做大量实验进行探索之外,还离不开阅读文献。相信几乎所有的妈妈在孩子尚躺于自己肚子里时,就开始阅读大量的育儿经,认真制定孩子出生后的每一步成长计划。与此类似,在科研的世界里,文献就好比科研项目的“育儿经”。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如何进行每一步研究,目前相关学科领域已知的研究进展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悬而未决有待探索的课题,这些都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才能得知;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困惑,除了与导师、同事交流,往往也需要从文献中寻求启发和灵感,并及时调整实验思路。

比半夜起床给娃喂奶还要准时的定时取样

对于大多数新手妈妈来说,一大挑战就是半夜起床给宝宝喂奶。白天喂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夜间每睡着三四个小时醒来喂一次奶,确实对妈妈的睡眠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尽管如此,每位妈妈还是宁可自己困掉头,也不能让宝宝饿着。

巧了,实验过程中定时取样这个神奇的存在,可以让无论男女科研人员都体会一把比半夜定点儿起床给娃喂奶还要准时的感受。为什么要定时取样?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在科研领域也很常见,凡是需要探索或观察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或者其对于所作用对象的影响的实验,几乎都涉及定时取样。

本小编有两位进行过周期采样的师姐,师姐甲的某项实验需要从0至72小时每三小时定时取样一次,师姐乙的某项实验需要从0至96小时每八小时定时取样一次,想必经过这种不分昼夜、锲而不舍的定时取样实验的锻炼,师姐们有娃之后半夜起来喂奶之类的根本不在话下。

实验结果很“叛逆”,跟原先的假设和预期刚好相反

科学研究,多数时候探索的是未知的东西。不同于初高中以及本科在统一的实验课堂上开展的那些验证性实验,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的一般都是探索性实验,虽然会在实验开始之前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和预期,但在实验结束之前,其实没有人能真正保证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实验结果有时也会“叛逆”,做出一个跟预先的假设刚好相反的实验结果往往让科研人员风中凌乱。但有时,这种情况未必是坏事,相反的实验结果可能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某个科学问题,如果能基于此进行深入思考,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或重新调整实验设计思路,或许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放假想出去旅游,可实验室养的小白鼠还在嗷嗷待哺

除了上述种种,对于生农医药类的科研人员,可能对于做实验有如当妈的体会更加深刻,因为这些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往往要养一些生物作为实验材料。既然是活物,那可就跟娃一样,要吃要喝要生长要新陈代谢。

比如,做遗传的要给养的果蝇煮玉米糊;做微生物或细胞的要给养的菌或细胞更换新的培养基,做动物生理或病理的要给养的小白鼠更换垫料,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给养的苗浇水施肥……平时给予这些生物材料尽可能的悉心照料也就罢了,偶尔放个小长假想要出去旅游或者回老家探亲几天,娃尚且可以跟随自己一路照看好,可是一想到在实验室养的那些嗷嗷待哺的小动物、微生物或者细胞,哪怕相当耐旱只需要好几天浇一次水的模式植物扛把子拟南芥,可能也都无法狠下心来弃它们而去了。

快要兼顾不过来?美辑编译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的确,做科研不容易,当妈养娃亦非易事,眼看着每一位兼顾这两项人生大事的科研女性如此辛苦,美辑真诚地希望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虽然养娃方面不擅长,但是助力科研人员更好更快地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则是美辑编译的强项美辑编译拥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博士专家团队和经验丰富的出版专业人士,为您提供英文润色、学术翻译、格式排版、图表处理、期刊选择等多种优质的学术发表相关服务——这些劳心劳力的事情就不需要各位科研人员亲力亲为,请放心地交给美辑吧,有美辑为您提供这些帮助和服务,相信能减轻一边养娃一边搞科研的各位妈妈肩上的担子。

结语

文章的最后,希望借用我们都熟知的居里夫人的故事作为结尾:除了被誉为“钋和镭的母亲”,居里夫人还培养了两个了不起的女儿——大女儿跟她一样也是诺贝尔奖得主,小女儿是一位作家。不仅仅是居里夫人,每一位能在搞科研和抚养孩子这两件事之间寻求完美平衡的母亲都是有如女超人一般的存在,都值得由衷的崇敬和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居里夫人   科研   嗷嗷待哺   液氮   科研项目   师姐   美文   文献   实验室   半夜   领域   妈妈   小时   孩子   时间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