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幸福密码

我的父亲从一个小山沟里走出,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我做人踏实、勤劳、不怕吃苦。父亲干过很多事,父亲从当农民、当工人,到最后走上干部工作岗位,艰苦奋斗、勤劳朴实一直是他对自己、对我们要求的准则。他告诉我们:只有踏实勤劳,不怕吃苦,才有资格收获幸福。我们也一直听从父亲的话。

1954年冬天,离父亲居住的小山村3公里外开了一个小煤窑,因此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到煤窑上买上煤,再挑到15公里外的一个叫甘泉村的煤场卖掉,可以挣点辛苦钱。爷爷担两箩筐煤有百十来斤,父亲和二叔抬一筐20多公斤,除掉本钱一天一来回他们能挣一元左右。(现在看起来不多但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可观的),他们早起太阳出来就动身,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才能回到家里,当中山特别策划路艰辛,很不好走。对两个孩子来说,抬着近30公斤的煤,一天来回30多公里山路,其艰辛可想而知。那时挣钱很不容易,可是钱很值钱,七分钱能买到一斤食盐,一角多能买一斤照明的煤油。父亲作为家里长子,看到自己能帮着家里挣一元钱,心里还是很满足的。第二天去卖煤又挣了一元多钱,回家路上,爷爷在一个小饭店给父亲和二叔各买了一碗豆腐汤。一碗只要五分钱,可就这五分钱,爷爷也没给他自己买,只喝了一碗白开水,吃了一块干馍。一路上,爷爷知道他俩辛苦,不断地给他们讲祖辈们踏实勤劳、不怕吃苦的故事。爷爷讲得头头是道,爸爸和叔叔也听得津津有味。由于听得入神,天气的寒冷,走路的劳累,爸爸和二叔都忘得一干二净。父亲经常给我说起来这件事,我知道,他是要我们传承爷爷勤劳踏实,不怕吃苦的家风家训。爷爷带父亲和二叔卖了两趟煤后,有一天晚上吃饭时爷爷忽然说他明天不去了,他要另外搞点儿别的小生意,让父亲和二叔两人自己去卖煤。奶奶不放心,担忧地问:“孩子那么小,路又那么远,他俩能行吗?”爷爷说:“我已带他们走了两趟,该记住路了,煤也知道怎么卖了,就让孩子们自己去闯一闯吧。小孩子锻炼锻炼,吃点苦有好处,长大了能自立。”就这样,早上在爷爷细心地交代后,父亲和二叔便出发了,晚上一进村口就看到了爷爷等待的身影。父亲挑完煤回家,每天晚上都会给爷爷奶奶讲当天经历,爷爷很欣慰,觉得他们懂得吃苦,不偷懒,知道为家里着想,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年冬天,父亲和二叔一共卖了十几趟煤,挣了差不多7元钱,全部交给了爷爷。7元钱,现在也许只够在食堂吃碗面,但那时却能够爷爷一家一年七八口人油盐酱醋的花销了。卖煤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也是幸福的。记忆中父亲总是一直在忙碌,很勤快。在父亲的教导下,我们姊妹五个都很懂事。我在学习工作中,也一直记得父亲对我的要求,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听起父亲讲一些过去的往事,虽然时代不同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传统美德却始终保持。我的孩子也要考大学了,我也会给她讲爷爷、父亲传承下来的家风故事,以此教育我的孩子,不但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做事,要在父辈吃苦耐劳的基础上,随着社会进步对自己有更高追求。还是那句老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懂得一辈子踏踏实实去奋斗,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现在我们的家已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退休多年,依然笔耕不辍。他希望多讲多写,通过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宣传,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很有教育意义很好的一篇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齐家治国   煤场   幸福   家风   艰苦奋斗   美文   勤劳   朴实   踏实   来回   爷爷   艰辛   辛苦   家里   父亲   我家   密码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