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皇象的草书与有“佛画之祖”的曹不兴的绘画,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东吴民间“棋圣”严武的围棋,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菰城郑妪的算相,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吴范的善候风气,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赵达的算术,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宋寿的解梦,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刘敦的天文,并称“八绝”,亦称“吴之八绝”。

皇象的书法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

南朝宋羊欣说: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说皇象的书法“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

唐窦臮《述书赋》中说皇象书似龙蠖螫启,伸盘复行”

唐张怀瓘评他的章草为神品,八分为妙品,小篆为能品。其《书断》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他的书法被赞为“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他学习别人的书法,能取各家所长而成自家面目。

传世书迹有《文武帖》、《急就章》、《天发神谶碑》,相传为皇象书。书论《论草书》。

《文武帖》: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民国19年3月出版的卓定谋著的《章草考》著录的文字为:

文武将坠。乃俾俊臣。整我皇纲。董此不虔,古之君子,即戌亡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天有泰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

《文武帖》章法新奇,字距由松渐紧,越往左松越多,紧越少。左上总体松散通透,可谓疏可走马;右下总体紧密,可谓密不透风。巧妙之处在于“地”字之下多出两字的留白,非常灵动。

《文武帖》此帖属草书,隶意很少,略近王羲之草书笔意!帖中“七十”与王羲之“十七帖”之“十七”颇近!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文武帖》此帖行笔果断不失温厚,内劲充足有含婉丽!“尚”字两点之呼应,下面的“口”一笔而成,腾挪自然,非常高妙,有余音绕梁之感,欲见洛神之想……

《天发神谶碑》: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天发神谶碑》建于吴天玺元年(公元276年),又名《天玺纪功碑》、在宋以前已断为三石,故又名《三断碑》。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此碑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此碑书法亦隶亦篆,篆书的笔意重一些。雄伟劲健,锋棱有威,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成倒韭形。转折方圆并用,结体上紧下松,字形修长,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是研究东吴石刻文字的重要资料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尤以断裂之前的宋拓本极为珍贵。

《急就章》: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 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

《学书漫谈》之“一代绝手”皇象与《急就章》

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 细玩此书, 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因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到了皇象时代,已十分成熟,且为众多书家所擅长。而皇象所书《急就章》,形体已经很规范化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说: “草书唯皇象、索靖鼓荡而势峻密,贻右军所不及。”评价极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急就章   吉水   王羲之   东吴   章草   松江   笔势   拓本   笔意   小篆   神品   温厚   草书   字形   美文   书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