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博弈的过程是双方对各自多种因素的利用和发挥,每次博弈都不是单一能力的较量,而是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对抗。如:战争是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指挥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较量;武术比赛是力量、速度、抗击打能力、耐力、身体灵活性、神经反应速度、招法巧妙性、招式熟练程度等的综合对抗。

中国古代的田忌赛马,本来只是一次简单的速度比赛,但经孙膑的创新,马上就能使弱者反败为胜,实力对抗只是基本条件,策略对抗则起了关键作用。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罕见的博弈大师。本文将从毛主席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指挥角度,探讨他的博弈思想。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从对美军仁川登陆的预测,看毛主席的博弈思想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时刻关注着朝鲜战争局势的变化,思索着中国的应对策略。

1950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室等有关部门,在研究了朝鲜战场的局势后,提出了一致的意见:美国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极大,这是美国扭转战局的关键举措。依据如下:

(1)美伪军的13个师集结在洛东江三角洲摆出阵势,既不撤退,也不进攻,很大程度上是诱兵之计;

(2)在日本的两个美军师,突然进行突击训练,并组成了第10兵团,既不在日本布防,也不增援朝鲜战场,预示着美军新的战略行动;

(3)美国和英国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大批舰船,最近正向日本、朝鲜海峡集结,这是登陆作战的征兆;

(4)从地理形势上看,在仁川登陆对美军是最有利的选择;

(5)美军在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

(6)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但战线不断拉长,导致疲惫不堪,兵力分散,补给线延长,实际上已经处于被动局面。敌人则相反。

1950年8月23日晚,毛泽东在听取了汇报后,指出:朝鲜人民军队想要速战速决,结束战争已经不可能了。战争一定是持久的、复杂的和艰苦的,应做好长期准备。

如何应对美军仁川登陆。毛泽东决定立即采取3项措施:

1. 督促东北边防军做好各项战备工作,9月底必须完成所有作战准备工作,保证可以随时出兵;

2.针对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以及朝鲜人民军队应做好最坏的准备,如部队主动后撤、在仁川加强布防等,通知朝鲜和苏联方面,供他们进行参考。

3.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随时关注朝鲜战场形势的变化。

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室和毛主席所料,1950年9月15日拂晓,美国麦克阿瑟亲自指挥了美国海军、陆军共7万余人,在200多艘舰艇,5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于16日下午占领了仁川。

事实证明,毛主席关于美军仁川登陆的预测,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为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争取了主动权。这是毛主席军事博弈智慧的一次伟大展现。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从出兵朝鲜的艰难抉择,看毛泽东的军事博弈思想

从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空军就不断入侵我国领空,对我国东北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9月5日,毛泽东严肃地指出:“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展现了毛主席不畏强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勇气。

形势越来越危急的局势下,对于中国要不要出兵朝鲜,己经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艰难选择。

就当时而言,中美力量悬殊。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我国的钢产量仅为60万吨,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是2800亿美元,我国的仅为100亿美元,相差28倍。论军事装备,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后勤保障,中国基本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中国能不能打赢战争,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10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中国出兵援助朝鲜问题。会上同志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的担心“抗美援朝是不是会影响和平建设”,有的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

为了认清大局、统一思想,毛主席在10月5日的会上指出:“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的侵略野心,显示出了毛主席高超的政治洞察力。

在排除万难、统一思想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入朝作战。针对朝鲜战场的发展局势,毛主席进一步指出:“从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敌人则需要时间。”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毛主席判断:“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们应作两年的准备。为粉碎敌人企图,坚持长久作战,达到逐步消灭敌人之目的,我中国志愿军拟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出该指示前,毛主席已经提前从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抽调了9个军,编成了第二批作战部队,为长期作战做好了万全之策。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从战争进程,看毛主席的军事博弈思想

朝鲜战争初期,我方部分高层指挥对战争缺乏正确认识,许多普通人民对战争的前途也深感疑虑。在1950年10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许多与会者不支持出兵或暂缓出兵。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正确、全面地分析中美双方的主客观条件,列举了很多出兵面临的困难。对此,毛主席指出:“我们国内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 是一针见血,很有说服力。现实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的,犹豫、退缩、担心、害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毛主席的正确分析,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中国人民出兵朝鲜的决心。

1950年10月19日晚8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后,毛主席运筹帷幄,亲自起草、签发了数以百计的电报,推动了战争的胜利,中朝合作连续打赢了5次战役,并越战越强,信心越来越足。

1951年 6月,美国继续增加兵力,集结了16个国家联合行动,试图扭转战局,但无论敌人如何进攻,战线始终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毛主席的那些电报,已经成为人们研究毛泽东军事博弈思想的重要财富。

在敌我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成为了战争问题的关键。毛主席全面分析形势后,指出: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是中国的最佳选择。语言简短,但精准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中国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采取“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的策略,这是毛主席在综合分析了中美形势后得出的结论。

美军方面:

第一,美国的战线太长,从北冰洋、地中海、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战线从西欧拉到东亚,比当年希特勒和日本的战线都要长。美国在全世界搞军事基地,好比十个指头按跳蚤,动弹不得。

第二,美军距其后方太远,必须横渡大西洋与太平洋,才能到朝鲜来。

第三,美国进行的是一场不义之战,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四,美国士兵是骄娇二字缠身,他们大都是驻日本的占领军,过惯了舒服日子,而且美国的同盟国都不强,可派的兵也寥寥无几。

第五,有人担心美国的原子弹,但我有我的手榴弹;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我坚决相信我们的手榴弹,最后一定可以打败美国的原子弹。有些人只看到美国原子弹的厉害,不懂得不是原子弹消灭人民,而是人民消灭原子弹。我坚信原子弹无非是个纸老虎。要知道原子弹也并非美国一国独有,苏联也掌握了原子弹,这就打破了核讹诈。

中国方面:

第一,中国刚刚获得独立,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不如对方,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

第二,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我们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我们有了统一的国家政权,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由人民解放军组成的人民志愿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由于刚打败由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集团,所以士气高昂,可以在兵力的数量上和战斗精神上压倒敌人。

第三,朝鲜的地理条件对志愿军有利,山多林密,便于隐藏,再加上志愿军善于夜战,可以弥补劣势装备的弱点。

第四,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得到绝大多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得道多助。

所以,美国虽然是个强国,但它兴师动众,远道而来,战线太长,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因此,美国的战略是速战速决,中国的策略则是避敌锋芒,以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来消耗敌人,以时间换空间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美军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中国以往从未遇到过这样强大的敌人。毛主席以惊人的洞察力提出了新的军事思想,是毛主席博弈智慧的完美展现。

1950年12月毛泽东复电彭德怀:“你对敌情的估计是正确的,必须做长期打算,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但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进行休整是必要的。目前,美英军集中汉城地区不利我攻击,应专找南朝鲜军打。在战役发起前,只要有可能即应休息几天,然后投入战斗。总之,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可以从容不迫地作战,不使部队过于疲劳。如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休整再战。”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战略,即前面说的:一方面坚持战略的持久战,反对速决战,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战术上的速决战,反对持久战。这体现了毛主席伟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为了进行持久战,毛主席号召发动全国力量,支援入朝军队。1951年2月18日,毛主席说:“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运动,已推行者深入之,未推行者普及之,务使全国每 处每人都受到这种教育。”

接着,《人 民日报》社论也提出,我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已经兴起了空前高涨的爱国运动。只要四亿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侵略朝鲜的美帝国主义是完全能够打败的。现在人民中流行的口号是:“美帝不倒,运动不停”,“只要齐心干, 不怕原子弹”。全国人民必须再接再厉,把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继续进行到美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的时候为止。

人民军队的前两个字是“人民”,毛主席深知战争胜利的根本在于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每一次战争的根本法宝。全面发动人民的力量,必然能战胜霸权主义,战胜美帝这个“纸老虎”。

毛主席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是罕见的,他很会紧紧抓住敌人的弱点。针对美军战线长、兵力不足、害怕死人的致命弱点,毛主席号召志愿军充分发挥人多并且有广大人民支持的优势,和美国长期打下去。用过去打日本人的方法,集小胜为大胜,看你美国有多少人投入这个无底洞。由此,1951年5月26号,毛泽东指示志愿军:“现在我第一线有八个军,每个军歼一个营,共有八个营, 这就给敌人很大的打击了。假如每次我军能歼敌两个营,共有16个整营,那对敌人的打击就更大。这样再打三四个战役,即每个美英师,都再有三四个整营被歼灭,则其士气非降低不可,其信心非动摇不可,那就可以作一次歼敌一个整师,或两个三个整师的计划了。至于打的地点,只要敌人肯进,越在北面一些越好。”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从停战谈判决策,看毛泽东的军事博弈思想

第五次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选择了以停战谈判的方式结束战争。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当时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除此之外,“三大改造”需要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正在进行,台湾需要解放,西藏等地的土匪需要肃清。总之,国内事情千头万绪,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来。

此外,采用停战谈判的方式结束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战双方在整体力量上形成了均势的局面。

具体分析下来,双方各有所长。联合国军”拥有技术和装备上的优势,以及掌握着整个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但“联合国军”明显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兵员严重不足,士气越来越低等。中朝方面,虽然武器劣势是装备相对落后,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勤保障困难,但兵员充足,政治素质高,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以及世界范围内呼唤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毛主席敏锐地洞察到这些战争局势的变化,提出了“打谈结合, 以打促谈"的策略。

毛泽东:博弈大师,朝鲜战争中的博弈思想,军事史上的永恒财富

结束语: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博弈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军事博弈智慧是人类的重要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朝鲜   速决战   思想   军事   志愿军   持久战   作战   原子弹   美国   战线   美文   中国   战役   美军   敌人   大师   战争   财富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