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有感:比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

这两天突然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篇短篇小说,日本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这篇小说的故事核心,是一起凶杀悬疑案:一片深山的竹林中,一名武士在妻子被玷污后也随之死亡,其尸体被一名樵夫在竹林中发现。后来捕快找到了证人以及案件的当事人,一起对簿公堂。

然而这一起案件的复杂之处就在于:这起案件的三名当事人都说自己是凶手:强盗、武士的妻子、以及武士的亡灵借巫婆之口宣称自己是自杀。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供词互相矛盾,如果读者只听其中一个人的证词,似乎谁说的都是真相。但是如果想知道真正的真相,读者必须仔细阅读他们三个人的证词,认真分析,抽丝剥茧,才能看清到底谁在真话里面掺假,哪些是真相。然而作者要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悬疑故事的本身,而是在讨论人性的黑暗。

在这个故事当中,为什么三个人都争抢着当凶手呢?特别是强盗和武士的妻子,争当凶手可是要杀头的,这一点他们自己肯定也是知道。下面从“利已”的角度来分析《竹林中》三名当事人争当凶手的真相:

强盗说:人是我杀的,我强暴了那个女人,我本来想逃走,我也没想过要杀男人。但是女人却说让我和她丈夫决斗,我们之间谁赢了她就跟谁,我是真心爱女人,我也不想用太卑劣的手段得到女人,所以我放开了捆绑男人的绳子,我和他决斗,在第二十三回合的时候,杀掉了他。

武士妻子说:那个畜生强盗强暴了我以后,我本以为我的丈夫会怜悯我、心疼我,可是他没有,他在我遭到强暴后即对我露出了鄙夷和厌恶,于是我很恨他,也恨自己。所以在强盗逃走后,我用自己随身带的小刀杀死了丈夫,想随后自杀。但是在杀死丈夫以后,我试过用刀抹脖子,试过跳河,我都没有成功的杀死自己。

武士借巫婆之口说:我是自杀的,因为我在看到妻子被强暴后,她不但没有憎恨强盗,还对他迷恋,并且要强盗和我决斗,要他杀死我,她就跟他走做他的妻子。于是我感觉很心痛,就在他们走后,用他们遗落的小刀,绝望的自杀了。

看完三者的陈述,好像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却互相矛盾。根据现场打斗的痕迹,以及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基本可以确定以下三个事实:

1、强盗和武士曾经有过激烈的打斗;

2、武士被杀;

3、武士的妻子被强盗暴。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从利己角度看,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东西:

强盗:声名狼藉的强盗,他自知有一天是要被杀头的,不如借此机会给自己描绘成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承认强奸了武士的妻子,那是因为爱她,是武士的妻子要求他和武士决斗,并且愿意嫁给他。所以他愿意为了她去决斗,并且给自己描绘成一个英雄,在战斗到第二十三回合才杀死了武士。

武士: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是不允许自己输给一个江湖大盗的,所以他说他是自杀的。并且给妻子描绘成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自己是为情自杀,让锅由妻子背。

武士的妻子:因为当时社会对女人最在意的就是贞洁,因为贞节就是女人最宝贵的东西。她被强盗强暴又被丈夫鄙夷,所以她想通过死来表达自己的“贞洁”。

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高尚的、伟大的、正直的、善良的、阳光的,无法面对自己内心其实都有私欲、贪婪、黑暗的一面,所以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于是就习惯性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会放大利于自己的一面,忽视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其实谁都没有撒谎,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

那如何面对谎言,寻找真相呢?首先,我们应该放弃对人性的幻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绝对不是空袭来风,这是直面人性的黑暗后的金玉良言。

这种“利已”的人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当下一直占据热搜的“错换人生28年”事件。这种给家事放在网络上让网友评判的当事人,哪个又不是想自己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呢?可是经过一众又想“利已”(吸粉、带货)的网络人员加工后,甚至不惜造假、暴力去抵制不同的声音。导致普通吃瓜群众根本看不见原本的事实真相,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苦苦的追寻真相,甚至为此食之不香,寝之不安。

如果要真的想追求所谓的真相,必须要敢于面对人性的黑暗,人都会“利已”,都会在真话里掺假。如果你想透过这些真真假假寻求真相,你必须认真的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官方报道,相信法律法规,莫被“利已”主义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带越偏,那么你看到的也就离真相也就越来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竹林   真相   人性   黑暗   证词   贞洁   决斗   强盗   凶手   美文   武士   当事人   案件   妻子   丈夫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