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1.

悟空问答上关于“公公婆婆没有给你带过一天小孩,老了你会伺候他们吗?

这个话题引起热议回答,直接引发成了“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核心——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

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

从这个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词语,因为这给了儿子一个借口,让他从容地认为: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实际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视而不见,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相处好的。

传统的家庭观念:习惯在儿子结婚后,把男方的父母接来一起生活——“养儿防老”的观念亘古不变。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这样一来,儿子和媳妇的这个新家庭,就和原生的大家庭缠绕在一起,大家在沟通上很难同频。

在传统观念里,媳妇的角色是最不重要的,她是大家庭中的“外来者”,一开始必然难以融进大家庭的生活体系里。

现代的家庭中,媳妇和儿子的地位同等重要,媳妇一样要承担经济压力,一样要去外面工作,而且一样拥有很多资源,媳妇必然认为,这是她的家,而不是婆婆的家。

婆婆如果认为:“儿子的家就是她自己的家,并忍不住要在这个家里‘当家做主’,那势必就会引起冲突。”

周国平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家庭,即使再有钱也是一个孤魂野鬼。”

儿子,则是家庭和谐的润滑剂。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2.

心理学上有个“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和恋子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国内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更为严重。

传统中国家庭有明显失衡倾向,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

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必然重于夫妻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

同学的儿子今年5月份结婚,同学原本想去和儿子一起住,觉得这样照顾儿子的生活比较方便,因为她先生坚决反对,才没有住在一起。

后来同学特别搬到儿子同一个小区,每天同学把饭做好,电话打上五六次,催促儿子媳妇过来吃饭,结果还是迟迟不来。再催,电话那头就传来非常不耐烦的声音。

儿子小两口想过两人世界,同学则不理解。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同学跟我说:“真想直接搬到儿子家里去住,和他们住一起,更方便照顾他们,也就不需要一遍又一遍打电话,更不至于把饭菜热上一遍又一遍。”

同学的行为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典型案例。

儿子结婚了,就意味着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丧失,同学难以接受,不甘之下,婆媳免不了展开一场爱的争夺战。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3.

婆媳关系是永恒的话题,一个读者跟我说她的故事。

当初她和老公结婚的时候,是她的父母主持操办的婚礼,新房什么的,都是父母准备的,然后去农村的婆婆家,简单的请亲戚吃个饭。结果公公买了一串白纸包的炮,纳闷的她疑惑着伤心着……饭后公公竟然对她说:“以后我们绝对不会给你们带孩子,每个月必须要给我们生活费多少多少……”后面的话,她伤心地听不下去,只委屈地流泪。婆婆看到她哭便说:“新媳妇不能哭,会哭瞎婆婆的眼睛。”

面对这样的场景,老公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就在她孩子出生前,公公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婆婆自然也不会给她带孩子。

她生孩子、坐月子、带孩子,都是自己老妈帮着。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自己单位的幼儿园拆除,孩子要转到外面去上,过马路不放心,单位上班不能迟到早退,她几个大姑姐出主意给婆婆:“你是靠小儿子养着的,如果你不去给他接孩子,以后他不养你怎么办?”这话是婆婆后来到她家,两人聊天的时候说给她听的。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婆婆帮她接孩子,她上班的时候送孩子。婆婆待了一个多月,跟她妈闹出是非,她说是她们语言不通彼此误会,她老公执意认为是她老妈说了什么,婆婆传话给她老公,老公不但不开解婆婆,还火上浇油,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

俗话说“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随着时间的流逝,婆婆的年龄越来越大,

她不可能不照顾婆婆,每年婆婆的衣服除了短裤以外全部都是她买,每年也会按需要给婆婆几千块钱,婆婆逢人便说小儿子媳妇好。

过去的点点滴滴,她虽然记忆犹新,也不去计较了,毕竟父母子女一场,不容易。

有人说:“尊重是家庭的灵魂,互爱是和谐的支柱。”

家庭中的和谐,不仅仅是不吵架,还需要心与心的沟通,这其间的主角就是“儿子”学会调解和包容,家庭的团结是靠平时的信任。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4.

婆媳关系成为中国家庭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这样的生活模式,三角关系处理的好坏,儿子的能力就尤其重要。

表妹结婚后就和婆婆一起住,她老公常年在外工作,根本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总觉得自己的老婆事多,对他父母不够尊重。

殊不知,他父亲老小孩一般,当着媳妇的面也能在院子里撒尿;他母亲情商高,他回来的时候表现挺好,一旦他走了,只要媳妇不做好饭,他母亲就在外面溜达不回家。

更恐怖的是,他父母一辈子关系不好,80多岁的老两口动不动打架,动不动就离家出手,弄的他老婆常常神经很紧张。

身为丈夫的他,永远不理解妻子的无助;身为儿子的他,也不会调解父母的矛盾。

心理学理论研究: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配角,这一传统不仅造成了妈妈恋子,同样也造成了爸爸恋女。

「原创」婆媳关系中,一个核心关系总是被忽略

倘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

请记住:“婆媳关系”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核心。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人物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不二人选。

男人们,加油吧。

我是陵子心语,欢迎关注我,跟我一起读书、旅行、看风景!

(文中照片小编拍摄,文字原创,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婆媳   核心   关系   公公   大家庭   美文   婆婆   情结   媳妇   夫妻关系   儿子   老公   父母   传统   同学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