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石图鉴匮要_太湖石


雅石图鉴匮要_太湖石

这首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诗,如此赞美了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从传统意义上讲,“太湖石”因其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其天然造型之蜿蜒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是华夏之域中的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的雅石,大尺度的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等景色而使用,小型的可案头清供,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与安徽灵璧的灵璧石、江苏昆山的昆石和广东英德的英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奇石”。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太湖石就是出产在太湖地区范围内的雅石,其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太湖石又可以分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

广义上来讲的太湖石,就是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雅石图鉴匮要_太湖石


太湖石,是我国古典园林里造园时经常用到的观赏石之一。

无论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还是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太湖石都是极为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在提升园林的整体美化效果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庭无石不贵,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

太湖石的堆叠和装饰,使得古典园林变得更加精致,灵秀,富有活力,为以前的文人墨客,士大夫等收藏和鉴赏。

太湖石作为观赏石,最早记录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文中记载“石有族,聚太湖之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这说明,早在唐代,太湖石就被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阶级所收藏和鉴赏。

雅石图鉴匮要_太湖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太湖石   灵璧   英德   颐和园   天竺   岩穴   英石   黄石   太湖   士大夫   图鉴   唐代   剔透   美文   形状   姿态   园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