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话说在《红楼梦》中,宝玉又取“正册”看,只看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判词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这一首判词,是合写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与贾政是亲兄妹;她与贾宝玉是姑表兄妹,因父母双亡寄于贾府。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薛宝钗与贾宝玉是姨表姊弟,她母亲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亲姐妹,薛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大皇商。林、薛两人,一个是主流利益集团的叛逆者,一个是主流利益的卫道士,曹雪芹故意将两个思想对立的人物,写在一起,并不意味着“钗黛合一”,而是以鲜明的对比去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艺术表现之构思。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与画面的“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等语,都是写薛宝钗的。“金簪雪”三字暗点其名,“雪”与“薛”谐音。“金簪”指“宝钗”,本是使头面生辉的头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既暗示了薛宝钗性格如“冷香丸”之“冷”的特点,也是对薛宝钗婚后独守空闺冷落生活的写照。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可叹停机德”是说薛宝钗虽有合乎传统妇道的品德,但可惜依然是悲剧结局。“停机德”是对薛宝钗品格的总概括。引《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乐羊子远行寻师求学,因念家,只一年就返回了。其妻以刀割断布机上的绢,以此比学业中断,徒劳无功,劝他继续勤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薛宝钗是一个传统社会中恪守妇道的典型,是一位标准闺秀。曹雪芹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塑造这一形象,使其不是“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人物。她美丽聪明,博学多才,温柔端庄,豁达明理。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是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艳冠群芳”的牡丹,她娇艳尊贵,是世俗中的花王。她是处处按传统时代的规矩生活和思想的“贤宝钗”,在她的性格与行为中,也表现出传统社会中,所必须的机心、识度、委屈求全甚至娇揉造作。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薛宝钗性格中最深沉的就是她的“冷静”,她的一生就是“冷静”地争取现实功利的一生。惟其“冷”,才使她成为一位传统的标准闺秀;惟其“冷”,才使她常常“随分从时”精通人情世故,博得贾府上下的喜欢,终于成了“宝二奶奶”。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而判词中的“咏絮才”,是世说新语中曾记载过一个故事,原来以此证明谢道韫的才情之高,在这里喻指黛玉之才华。据说在某一个下雪天,叔父谢安看这满天的飞雪,突然来了点考问孩子们的兴致,遂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当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思索片刻才开口:未若柳絮因风起。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彼时谢道韫不过七岁,却能说出如此精妙的比喻,自然赢得了众人的赞许,这也让谢道韫一战成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后世许多文人墨客也被谢道韫的才华所折服,故常用“咏絮之才”来形容女子的文采斐然。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此判词中的“玉带”,就是饰玉腰带。南朝梁·江淹《江文通集·扇上彩画赋》:“命幸得为彩扇兮,出玉带与绮绅。”唐制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服金玉带。此处玉带倒读即谐黛玉之名。而玉带句,隐喻林黛玉的命运悲惨。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读《红楼梦》,认识曹公笔下的林黛玉与薛宝钗们,此等“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让我们爱与怜!让我们叹与息!此时此刻啊!辛丑年四月二十五之芒种节,这位豫南决水之滨的“史河无我居士”,于《我的青花我的瓷》之随笔文集中,写下这篇《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短文时,记起《红楼梦》的开篇《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言外之意就是:悟得痴人言,便知人生滋味啊!让我们释怀放下吧!让我们活在当下,去参悟人生之生灭空寂!去品味这个众生万物世界之多情!


红楼正册判词之一初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正册   判词   后汉书   花王   姨表   姑表   香丸   股金   红楼梦   闺秀   妇道   玉带   美文   红楼   性格   传统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