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跨越自卑的门坎,才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自信心是比金钱、势力、家世、亲友更有用的条件。它是人生可靠的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事业的成功,它比什么东西都更有效。

假使我们去研究、分析一些有成就的人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起步时,一定是先有一个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自信心。他们的心情意志,坚定到任何困难险阻都不足以使他们怀疑、恐惧。这样。他们就能所向无敌了。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看法消极,缺乏自信,常常是事业不能成功和生活不如意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人生,首先要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自卑者总是一味轻视自己,总感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别人。这种情绪一旦占据心头,结果是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忧郁烦恼、焦虑便纷至沓来。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都是心灰意冷失去了奋斗拼搏、锐意进取的勇气。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更是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抱怨生活给予自己太多的坎坷。

形成自卑心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改变自卑,须从改变认识人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已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认识到他人也有不足。也就是说,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理。

例如,可以这样试试:经常回忆那些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情:对一些做得不对的事情,进行自我暗示--不要紧,别人也不见得就能做好,自己再更努力一些,也许会把事情做好。

另外,要注意发现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自我评价的。如果他人对自己做出较低的评价,特别是来自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自己也低估自己。因此,要注意捕捉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事实上,不会所有的人都对自己评价较低,赏识、了解、理解自己的人总是有的,关键是要自己去用心捕捉,将捕捉到的好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系数,以增强自信心理。

自卑是人自尊、自爱、自励、自信、自强的对立面,自卑是人冲出逆境的绊脚石,自卑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障碍,只有跨越这道门槛,自卑者才能集中精力和斗志去从事自己的事业,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而且相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自己对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但一种补偿的心理让他超越了自卑。他克服了自己生理上的自卑感,在自己的长处、优势上去努力成为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创作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强者不是天生的,也有软弱的时侯,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因为强者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比普通人更自信。

纵观历史上众多的成功者,你也会发现,许多人开始时甚至比你起步的条件更糟,但他们成功了。原因是他们自信心十足,有成功的愿望。林肯认为:“一个人决定实现某种幸福,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幸福。”也就是说:成功的条件只需要有一个,你就注定有成功的希望,它就是:你希望成功,并始终相信自己会成功,永远都不停止努力!

心理学家发现,至少有95%的人,其生活多多少少受到自卑感之害,数百万不能成功与幸福的人,也受到自卑感的严重阻碍。

从某个角度来看,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不如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例如:你是个举重不行的人,或跳舞不行的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你是个“不行的人”。

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由于我们在技术上或知识上的不如人,而是由于我们有不如人的心理。

不如人的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只有一种:我们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这样做,毫无疑问地,只会带来次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我们想,我们应该以某些人的“标准”来向他们看齐,所以我们觉得忧虑,不如人。因而下个结论说,我们本身有毛病,然后,这个愚昧推理过程的逻辑结论是:我们没有“价值”,我们不配得到成功与快乐。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接受了“我应该像某某人”的观念,或“我应像其他每一个人”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并没有“其他每一个人”的通用标准,况且“其他每一个人”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卑下与优越是一枚铜币的两面,只要了解这枚铜币本身是一个整体问题就解决了。你应该认识到:你不卑下,你不优越。你只是你。

你身为一个人,不必与别人比较高下,因为地球上没有人和你一样也没有和你同一等级的人。你是一个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像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变得像某一个人;没有人要你去像某一个人,也没有人要某一个人来像你。

不要拿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因为你不是他人,也永远无法用他人的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同样的,他人也不该以你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自己。只要你了解这个简单、明显的真理,接受它,相信它,你的自卑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树立自信心,不要过分关心别人的想法。你过分关心“别人的想法”时,你太小心翼翼地想取悦别人时,你对于自己假想的别人对你“不欢迎过分敏感时,你就会有过度的否定反馈、压抑以及不良的表现。

一位教育专家曾做了一个实验,将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成绩距离相差甚远的两个班级,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竟然相差无几。原因就是老师们不明真相,用对待好学生的态度来对待差班的学生,使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鼓励,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怀疑态度的影响,信心受挫,致使学习态度转变,影响了学习成绩。

为了迈向卓越的人生,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如果对你自己的力量没有最起码的、适度的信心,你是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或快乐的。有自卑感和有心理缺陷,会妨碍希望的实现。但是,有了恰当的自信心,却能引导你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

当我们考虑到成功的时候,我们不会以大学学位、家庭背景及其他情况为标准,我们是以理想的远大与渺小为准绳的。我们的理想的尺寸将决定成功的大小。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理想趋向远大。

你是否问过自己:“什么是我最大的弱点?”也许,人类最大的弱点便是自我贬值--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贬值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说:某人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那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位置。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干,因为他想:“我不够格干这事,为什么要去自寻烦恼?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便已给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忠告:认识你自己!但是,大部分人看上去把这一劝告译成是仅仅了解消极的自我。他们过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短处和无能。

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自己毕竟还有缺陷。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我们消极本质的一面,情况就很糟了。这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价值不大。这会限制我们的发展,因此,必须努力加以纠正。下面是几个帮助衡量你真正价值的办法:

(1)了解你的五个主要的长处。

请几个客观的朋友来帮助寻找优点,他们将给予你真实的看法(最常见的优点多与教育、经验、技术、长相、和谐的家庭生活、态度、性格和主动性等有关)。

(2) 认识自己的伟大之处。

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三个人的名字,而这三个都是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却比不上你做得好。

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至少在某个方面超越了许多成功者。你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比你想象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为此让你的思想跟上真正的你,再不要瞧不起你自己!

(3)把自己当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你必须明白,当你了解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时,那并非自大。当你排除掉生活中琐屑无关的事,而为你内心的“我”,注以应得的关注时,并非是自负或是自私。

对于“看重自己”这句话,你不该解释成自我崇拜。那是全神贯注于自己,而将别人排除的自我迷恋。你只需顺着可能发展的方向,耐心地做你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长,并且接受你的成长--因为你是重要的。然后,你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和别人共享你的成就,而使世界充满温馨。每天这样的磨练,会使你看重自己真实的一面;当有所需时,产生呼之即来的创造力。

当你每天不断地尝试,努力,再度激发你诚挚的热情,加强你的自信,进而接纳你自己,使你与自己更接近时,你得到了什么?你得到的是:看重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自卑   林肯   人时   门坎   自卑感   长处   自信心   美文   强者   结论   自信   自我   努力   评价   发现   心理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