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坦率认错,真诚道歉的习惯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错了、要及承与其等别入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入错、道款,这样更到于的谅解、宽想。凡是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新资大为x错特错,从不认错、道歉的入,根本交不到朋友,或难以交友、永远缺乏知心人。

真心实意地认错、道歉,就不必推说客观原因、做过多的辩解、就是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必须在诚悬的道款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我们对自己的错误实际上是抱被拍象否定、具体肯定的态度。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双方思想感做上的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闽。

诚心诚意的道歉,应语气温和、坦诚但不谦卑,目光友好地凝视对方,并多用如“对不起”、“请原谅”、“请多批评指教”等礼貌词语。通歉的语言,以简洁为佳。只要基本态度已表明,对方已通情达理地表示谅解,就切忌罗嗦、重复。否则,对方不能不怀疑我们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唯恐他不谅解。

有时候,自己本来没有错,也要道歉。如纯属客观的原因,比如气候变幻无常、意外的交通事故等等,使我们无意失信,给对方带来一些麻烦、损失,为什么不可以道歉呢?一味推客观原因,对方口头上不好责怪,但心情总是不愉快的,那就不利于增进友谊。如果我们有事求助于人,对方尽了最大努力,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事未办成,但他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或事虽办成了,但对方付出的劳动,给他带的麻烦,比我们原先预料的要多得多。凡通情达理者,岂能毫无内疚之感,不说几句发自肺腑的道谢兼道歉的话呢?这体现了我们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以后有求于他,也好再开口啊。

初相识时,我们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助于较快消除对方可能有的隔闽、戒心,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及至合作,从而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

总之,为了减少各种隔阂和矛盾,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一定要养成坦率认错、真诚道歉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   孰能无过   目的   知心人   人非圣贤   变幻无常   通情达理   坦率   裂痕   美文   客观   批评   真诚   主动   麻烦   态度   习惯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