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反复吟哦过它,无不为它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一唱三叹的咏调所打动。我一直在想,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它历经数千年而传唱不衰,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百十年,所谓的万世王朝,更像是一个笑话,而一件好的艺术品,则能做到穿越时空,直达永恒,譬如越王勾践的剑,古秦兵马俑,王義之的兰亭序,诗经三百,唐诗宋词,无不是灿若繁星,照耀山岳。


《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诗开篇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自由奔放,和谐美好的画面,雎鸠是情爱之鸟,沙洲则是睢鸠理想的栖息之所,睢鸠出没于沙洲上的水草之中,嬉戏追逐,华羽流光溢彩,鸣音婉转清扬,此时,虽然人物尚未出现,但景中之情已隐约可见,清晨,夜色尚未完全褪尽,大地一片静谧,垂在草叶上的清露,在晨曦中熠熠生辉,清风徐徐,水流潺潺,爱的琴弦正悄然拨动,一对年轻人终于缓缓登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不知被古今多少人引用过,诗中的人物形象真是太美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年轻男子的眼中,年轻女子可不一般,她是淑女一枚,而且身材娉婷,举手投足,顾盼生情。而年轻男子也非等闲之辈,儒雅俊朗,才情高格,尽显君子风范。世上万事万物,讲究和谐中和,爱情也不例外,讲究门当户对,而君子对淑女,也自是标配。

《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芜之",年轻女子荇菜的每一个细节,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对岸遥望的男子,她是那样的让人着迷,让人浮想连翩,"君子好逑,寤寐思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年轻男子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包含了种种兴奋,愉悦,紧张,羞涩,甜美的相思之情,而这种九曲回肠的情感交织穿越古今,依然活跃于现在的少男少女们心中。


《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君子毕竟是君子,纵有万千情思,也懂得收放自如,精诗文,懂音律的他,在伊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的情况之下,转而想通过弹奏琴瑟之音,钟鼓之乐来引起心中女神的青睐与眷恋,追求知音之路,千古一同,后来的才思敏捷,倚马可待的司马相如,在落魄之际,通过友人帮助,以一曲《凤求凰》古琴曲,引得才貌双绝的卓文君一时心仪不已,与司马相如连夜私奔,遂成一段千古佳话。

《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圣人孔子所编篡,孔子将《周南关雎》一诗放至诗经首位,评其情调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契合孔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此诗内容简单质朴,写一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从见关睢到思淑女,从求之不得到琴瑟之好,中间颇费周折,美好的东西总是来之不易,一旦得之,则必会倍加珍惜,而和谐美满的婚姻是一个幸福家庭之本,家和万事兴,家又是国的基本单元,家和谐,国安定,天下大治,乃是圣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何况此诗虽是言情诗,却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诗中的君子并非因感情用事而行非礼之仪,而是对情感加以约束,重视道德修为,尊崇一种以感情约束,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观,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爱情婚姻观,正是体现了古之懦者的"风天下而正夫妇"的观念。

《诗经》首篇《关睢》的艺术品味

全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委婉而含蓄,以出双入对,挚爱有加的关雎来象征君子淑女的美好结合,以荇菜的流转无方,暗喻追求淑女之艰辛曲折,既有细致的动作描述,也有细腻的心理描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全诗在音律上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人物描述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叠韵又是双声,这些叠韵双声词的运用,很好地保留了古代诗歌原汁原味的古朴古拙。此诗在用韵方面也颇具特色,采用了偶句入韵的方式,全篇三次换韵,于参差变换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关雎》像一件不朽的古代艺术品,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时代的民风民俗,讴歌了那个时代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推许着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中和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诗经   司马相如   叠韵   双声   孔子   君子好逑   音律   参差   求之不得   美文   君子   淑女   诗歌   男子   和谐   年轻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