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赋应该自由


孩子的天赋应该自由

上班路上,李晓萌讲的《让天赋自由》一直在耳边陪伴。讲书从她女儿幼儿园里老师的一个小活动开始说起。老师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给自己起名字,她的女儿说自己是music Smart,班里还有language smart,logic smart,这样的活动无不反映了现在的教育,已经开始个性化的培养,这是教育的进步。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讲的书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叫吉利安的八岁女孩,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上课迟到,书写糟糕,上一分钟吵吵嚷嚷,下一分钟望向窗外,让老师不得不终止教学去提醒她。校方写信给家长称吉利安存在某种学习障碍,建议家长将他送往特殊学校学习。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多动症,需要吃药治疗,而吉利安那个年代,科技还不够发达,多动症还不被人所知。吉利安的妈妈被触动,情急之下为女儿找了位心理医生。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吉利安被妈妈带去见了心理医生。妈妈忐忑不安地希望心理医生能够帮助她诊断女儿的情况。仔细询问了吉利安的学校表现后,妈妈和医生结束了谈话。医生告诉小女孩,她要和她的妈妈单独谈几分钟,很快,让她在办公室待一会。吉利安有些惶恐,但还是答应了。临走时,医生打开了办公室里的收音机。透过玻璃 妈妈和医生看到了吉利安在房间里的一举一动,随着音乐,吉利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们被女孩表现出的魅力惊呆了。本能的肢体动作,让她脸上露出了笑容。医生对她的妈妈说:“您的孩子没有病,她天生是一位舞蹈家,应该去舞蹈学校。”她的妈妈也听取了医生的建议,送吉利安去了舞蹈学校。和自己一样的同学一起学习,吉利安如鱼得水,表现出了超强的舞蹈天赋,后来她进入了皇家芭蕾舞团,结束了芭蕾舞表演生涯,她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剧团,之后,创作了闻名全世界的音乐剧《猫》《魅影》…她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舞蹈创作家—吉利安.琳恩。

试想,如果当初她没有见过那位心理医生,她的天赋没有被发现,她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自然是世界少了一位伟大的舞蹈家。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主张教育要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其实,这样的教育理念放在今日,也依然适用。

现在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会让孩子都涉猎,不再一味强求一定要考到几级,达到什么水平,而是让孩子在学中发现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发现天赋的方法。

让天赋自由,解放天性,这一代的孩子真的是生在了最好的时代。这两天教育部为了配合“双减”的落实,接连出台的政策,不都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们接受快乐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天赋   孔子   孩子   舞蹈家   心理医生   美文   吉利   舞蹈   家长   女儿   兴趣   医生   妈妈   老师   发现   自由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