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1882年,古城潍县迎来了两位西方人,他们在这里停下脚步,买下城郊大片土地。第二年,写有“乐道院”的牌匾悬挂了起来。它就像是在传统的潍县社会中硬生生楔入了一个近代小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潍县人纷纷传说,这乐道院为洋人所办,有教堂新式学堂医疗诊所。但不管怎么样,它存在了。尽管在庚子年剧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中乐道院并没有能够幸免,但当一切平息后,它又得到了重建,并从此植根在潍县的土地上。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不可否认,乐道院被强行楔入到潍县的土地,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时,的确破坏了中国独立的面,但它同样推动了潍县的发展。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潍县人,开始积极走向世界,并在中国近代化的浪潮中奋勇拼搏。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根据1936年出生于乐道院的潘理达回忆,1940年代的乐道院建筑大致是这样的。“乐道院”地处虞河南沿,周围设有高大的围墙。有两个大门:正门(北大门)和医院北门。正门是个黑漆大门,门两旁各有一座半米多高的青石墩。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进入正门有一条通往学校和教会的马路,马路两旁生长着高大的白杨树。路东是一个大厅房,四面玻璃窗,往前为两层高的“道学楼”。路西石坝上面靠院墙是一座圆棱形大教堂,白墙红瓦,圆形琉璃窗子,八角尖顶。教堂东南方向有狄乐播纪念碑,坐落在铁栅栏护栏中。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教堂西面是广文中学的篮球场,球场西北角围墙内有一个圆形的“观星台”,可登高眺望。再往南是“圣经学院”和“灵修院”,这里是一片红瓦平房。教堂南面是广文中学,进入开放式的东校门后,可见西面与北面各有一排西洋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教学楼。教学楼顶上建有高耸的方形钟楼。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教室后面是一片学生平房宿舍区和教师宿舍区。教室南面是环境幽雅的“南外国院子”,这里有数座青砖红瓦小洋楼。院子的南端,可见不少外国人的卧式墓碑

“乐道院”医院北门是铁栅栏样,左边是医院病房大楼,呈“十”字形,故而得名“十字楼”。大门两边各有一排小平房,是医院职工居住的地方。西面平房前面有一个黄色厅房,是医院的门诊部。再往前走,上去台阶是数座西洋式小楼房,名为“专家楼”。“乐道院”外还有南、北乐道村,村里有不少人在医院工作。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130余年前,潍县,西方传教士建起乐道院。这个集学校、医院、教堂于一身的建筑群,就这样生硬地嵌入传统中国的大地,和远处蜿蜒环绕的城墙、高耸的谯楼共同见证着晚清民国激荡的风云变幻楔入进来的乐道院曾遭到潍县人的排斥,但他们很快秉承着“经世致用”之道,埋头“师夷长技”,在汲取了近代文明中的养分后,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就这样,十字架下的乐道院,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改变了潍县,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集中营这段宝贵的历史,不仅是潍坊的财富,中国的财富,更是世界的财富!我们要通过这个展览让世界上的每个有良知的人知道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反思这段历史为人类的和平、互助、友爱的人性光辉刻画一组永久的史诗!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如果可以请用一秒钟来支持一下

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请关注 我

欣赏更多原创老潍坊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平房   西洋式   道院   厅房   潍坊   侨民   旧址   正门   北门   教学楼   围墙   集中营   美文   中国   教堂   大门   财富   医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