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雨,只有一个人淋,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就像有些雨,只有自己一个人淋过,当你与人说起那雨的冰冷刺骨时,天空或许已经放晴,温柔的风吹着,叠叠的云悠然飘着,没有人愿意记起那雨的刻薄和寒凉,他也不会感同身受。

在人生的长路上,总有些路要一个人走。

有些雨,只有一个人淋,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一个人走过的路

朋友乐怡近来有次跟我讲,她后悔了当初所做的远嫁的决定。

事情是这样的,乐怡说有天晚上跟母亲视频通话的时候,她看着母亲脸上慢慢增深的皱纹、花白了的头发和浑浊的双眼,心里不禁一阵酸楚,她那一刻多想能够像小鸟一样飞到母亲的身旁,陪着母亲。

但是乐怡却在距离老家几千公里的另外一座城市,她的工作在这座城市,她的好友关系在这座城市,她的家庭也建立在这座城市。

特别是拥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后,乐怡越发觉得不像从前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说走就走,她的脚步已经被自己的小家牵绊住,步子变得越来越沉了。不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一年她几乎不会回老家。

有些雨,只有一个人淋,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乐怡说,当年下了决心要留在这座城市的时候,父母也都劝她不用考虑那么多,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孩子终归是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那个时候,倒是父母在劝慰着乐怡,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

刚开始到这座距离老家几千公里的城市的时候,乐怡感到的是举目无亲,满眼的陌生,但她心里知道,就像父母所说的那样,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下去,父母不可能一直陪着她。

慢慢的,乐怡在这座城市里遇到了男友,后来也成了亲,生了孩子,有了依靠,日子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但这两年,乐怡从父母每次跟她视频电话中,发现父母的角色和当初她来这座城市时的孤独身份发生了对调。

每一次,父母从来都不主动挂电话,挂电话的时候又有点依依不舍,话题唠唠叨叨说了好几遍,几乎是同样的事情,但父母就是想从手机的屏幕里看着乐怡的面孔,只是看着就感觉十分的幸福和开心。

有些雨,只有一个人淋,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乐怡说,她正是经历了当初那几年的一个人的孤独和苦闷,才更加地理解现在父母的心境。

她说她很后悔当初没有回到老家所在小城,如果当初她回来了,她就能每个周末回到家里让父母陪着她,吃父母做的饭,听父母话里的唠叨,跟父母讲生活里的不愉快……

那该有多幸福啊!

如果当初她回来了,现在父母渐老,她可以时常就回到家里,给父母做好吃的饭,提醒父母注意身体,陪着父母一天天变老……

那该有多幸福啊!

说着说着,乐怡流了泪,我安慰着她,有空了就回家看看吧!但是我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城市里,频繁地回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绝不像想得那么容易。

走过了才懂

在《目送》里,龙应台说写了一句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句话道出了,亲人之间,在这一生中,其实都在进行着一场场的分别,在岁月的长河中,当你选择离开的时候,你将自己远行的背影留给身后牵挂着的亲人眼中。

而当你选择留在这里时,你又会看到亲人离开时留给你的背影。无论怎样的选择,似乎都不够完满,这是人生的遗憾,不能完全,才叫人生。

每个人这一生中,都必然会独自走一些路,那些路上的艰辛、坎坷、不平、荆棘、阻碍、崎岖,可能会让你磨破了脚掌心,可能会让你跌了跟头,可能会让你疲惫不堪,可能会让你心灰意冷,可能会让你心生愤懑,可能会让你孤独难受。

这些心绪和感受,只有自己一个人尝过,难以与人言明。

就像有些雨,只有自己一个人淋过,当你与人说起那雨的冰冷刺骨时,天空或许已经放晴,温柔的风吹着,叠叠的云悠然飘着,没有人愿意记起那雨的刻薄和寒凉,他也不会感同身受。

有些雨,只有一个人淋,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但正是走过了这些路,才练就了本领,才知道了冷暖,才增长了阅历,才可以与那些同样如此走过一些路的人,有所共情。

共情如同

当下次看到那个在路上独行的人时,为了他指一指远处的方向。

当下次看到雨中没伞行走着的人时,邀请他到伞下避一避风雨。

当下次看到夜路上孤苦无依的人时,打开手电为他敛一束光亮。

这或许才是一个人,单独走了一些路,单独淋了一些雨的意义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言明   人时   寒凉   感同身受   刻薄   美文   老家   当初   亲人   下次   路上   孤独   父母   母亲   事情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