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月光》:美月如佩,让浑浊的人心变得清澈澄明

当然也有一些不能回家的人,但是,这个中秋之夜,天空中的月,不仅可以寄托思乡怀念的情感,也可以是一种真挚陪伴,照影成三人,独酌一杯酒,此夜不虚度。

你看天空的月亮,孤零零的,可有可无,有什么用?

这几天读到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月光》,他写的故事很简单。

不准许外甥女拥有凡俗之爱

马里尼昂,是法国一个消瘦而笃信宗教的神父。

他性情火爆,正直不阿,忠信上帝,是上帝的仆人。

在那个还不够开明的时代,受基督的影响,他本能不自觉地恨女人,看不起女人。

马里尼昂对于女人诱惑并拖累人类始祖亚当感到不可接受,所以他认为女人是柔弱、危险、不可捉摸的,他憎恨女人与生俱来的温情灵魂,他憎恨女人沉沦的肉体,他憎恨女人的爱情。

马里尼昂有个美丽的、天真的外甥女,他寄托于外甥女能够做一个服务于慈善事业的童贞女,不希望外甥女拥有爱情。

马里尼昂教育着外甥女,跟外甥女讲他心中的上帝,希望外甥女能够听他的话。

但是,外甥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万物,天生就拥有着女性的温柔,和爱世的灵魂,这让马里尼昂感到愤怒不已,难以接受,但他的身份除了是神父外,也是外甥女道义上的家长和精神指引者。

当马里尼昂从别人那里听说外甥女已经谈了恋爱,并且每天晚上会偷偷溜出去在河边上与男友相会时,他十分生气,不敢相信,不愿接受自己的教育失败,于是马里尼昂决定夜晚前去验证。

莫泊桑的《月光》:美月如佩,让浑浊的人心变得清澈澄明

夜晚降临,内心愤懑的马里尼昂走进夜色中,他被美丽的夜色吸引住了,夜色静谧,月光照着小园子,照着树木嫩枝,照着金银花藤散发出的香气,这美丽的夜色让他沉醉在其中,内心的怒气和怨恨被稀释掉了。

马里尼昂继续往前走到田野,看着温柔的月光笼罩着的景色,听着在夜色中夜莺动听的叫声,他内心变得柔软起来,他对于是否要去干涉外甥女的美好爱情产生了怀疑。

他面对着这温柔美丽的夜色,陷入了沉思,太阳照耀下的世界是值得赞颂的,但对于月光微弱的夜晚世界,对于存在于世间的爱恋情感,也不应该被反对,不应该被打击,不应该被阻止。

月光的存在,才让神父醒悟

马里尼昂看到外甥女和恋人正在树下享受着这美丽的时刻,这月光下美丽的一切正像是为了他们的爱情才布置出来的。马里尼昂顿悟了,他不应该破坏这美好的景色,他不应该去责难外甥女,他不应该要求外甥女变成他想要的样子。

月亮,将温柔的光洒在人世间,营造出充满诱惑和美好的景色,洗涤掉了马里尼昂内心的愤恨,为外甥女的爱情营造着氛围,让人间的黑夜变得不那么黑暗。

上帝让日光光亮的白昼存在,也同样让柔光浅浅的月光存在,而且还要为这夜色配上夜莺美丽的歌声,配上花草馥郁的香气。

莫泊桑的《月光》:美月如佩,让浑浊的人心变得清澈澄明

同样的人心中的爱情,也依然应该存在,得到上帝的认可,这正是马里尼昂意识到的真相,所以他没有再去反对外甥女的爱情。

正是这美丽的月光,让马里尼昂的内心变得清澈澄明起来,让他的心柔软起来了。

佩月怀思

今天正值中秋佳节,这让我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月亮还代表着思念和团圆。

古人看着夜色中的那轮月,从缺失到盈圆,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像极了亲人离合,于是在月圆之夜的中秋,约定成俗地聚在一起共同赏月。

历史的长河流逝着,中秋也变成了一个团圆的节日。

远行在外的游子,有了回乡与亲人团聚的由头,哪怕路途遥远,也从不畏惧,当到了家,和家人围坐在一桌,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那轮圆满了的月,一切都变得值得了。

当然也有一些不能回家的人,但是,这个中秋之夜,天空中的月,不仅可以寄托思乡怀念的情感,也可以是一种真挚陪伴,照影成三人,独酌一杯酒,此夜不虚度。

莫泊桑的《月光》:美月如佩,让浑浊的人心变得清澈澄明

看着天空那轮月,如佩,如玉,如盘,洒下的光,温柔极了,像挚友的目光,像恋人的目光,像父母的目光,光是远远望着,就能感觉到美好和幸福。

所有的人,都抬头望一望那轮圆月吧,那月光或许不强烈,但却能照进心间,不信试一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澄明   马里   月光   莫泊桑   人心   月亮   外甥女   神父   浑浊   美文   夜色   清澈   中秋   内心   上帝   温柔   美好   美丽   天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