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走来

有时候,回忆是一次异常沉重的苦旅,但是再沉重的过往,无法回避是必然,勇敢面对是必须。对于惨痛的过往,我们应该拾起弥足珍贵的“教训”,小心谨慎,沉着冷静地起程。

不同的地方,就像不同的人,各有各的身段、容颜,各有各的脾气、品性。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觉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县城一一龙陵,最能区别于其他地方而成其为自己的,还在于它曾经历的惨痛。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龙陵人是不大可能不知道东卡的日军碉堡,董家沟的日军慰安所的。


从昨日走来

历史的沧桑与沉淀又何止于此,只不过许多曾经声名显赫的人或是轰轰烈烈的事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化在龙陵的青山大地上,轻风流云中。或动乱或从容的漫长岁月,或繁华或凄清的韶光中,留下的只是闲谈中的几个故事,偶尔少得可怜的一点关注和思考。


从昨日走来

在龙陵县城西侧白塔村边有一处曾作过驻龙日军军政班本部的老宅。老宅实在已经很老了,在光鲜亮丽的现代都市高楼间,在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边,仅一道锈迹斑斑的铁丝网简单围栏着老宅,斑驳歪斜的土墙,陈旧的板壁,无不向世人传达着沧桑的过往。老宅曾经一度被外省商人租住着。有一年,我闲来无事进去坐过一会,外省商人说,他家刚搬进去时,院子里长着深及膝盖的杂草,屋里长着青苔,墙上有鼠洞,地上爬虫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如果不是他们住着,修修补补又拾漏添瓦,这房子怕坍塌得不成样子了。确实,那时我眼中的老宅已成危房,残破不堪,全然没有了当年富户宅第的气派。

我听白塔的大公说,老宅曾经非常气派,除了一正两厢,照壁,还有一大片果园。老宅的主人赵招当过国民党某炮兵大队的大队长。其父人称赵老太爷,非常有个性,爱憎分明,好打抱不平,又很有经济头脑,当年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经商发展农业生产,大种茶叶、松木、栗子树,另外还很重视文化教育,高瞻远瞩,在那个年代就把儿子送到日本留学,其孙也曾到昆明师范学校就读。如果不是战争,这样的家庭应该是人才辈出的,是战争让这个家庭的发展戛然而止,是战争让龙陵很多这样的家庭背负了沉重的命运。


从昨日走来

1942年3月日军入侵龙陵,强占该院作为军政班本部驻地,前后达两年多时间。日军中有行政经验的中高级军官,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道理,以此为据点,迅速搜罗亲日分子,拉拢地方豪强,组建并控制汉奸政府,抓丁派夫,征收钱粮,刺探情报,试图开展殖民统治。听老人回忆说,狡猾的日本人一方面用枪炮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奴化教育”,教中国小孩识日文、讲日语;培养了大量的亲日分子,还在老百姓中推广日本水稻“板秧”育苗,种菜技术等,以此来拉拢人心,赢得部分民众的好感。狼子野心,让人防不胜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警钟应该长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被外敌欺辱,首先必须铭记历史。

有时候,为了前进我们放下过往,隐藏伤痛,整装出发,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说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该铭记的还是要铭记。因为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老一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小一辈就不一定知道了。一个地方有这样的历史遗存,不见得其他地方也有,这些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东西,有些已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消失得没有了一点踪影了。我们注定从昨日走来,历史遗迹中包藏着丰富的精神密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一天,我心中最大的感想就是:千万不要让历史只剩下几段抽象的文字,作为后人我们没有权利帮受苦受难的先辈们选择原谅。

从昨日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白塔   龙陵   军政   外省   日军   惨痛   本部   气派   铭记   美文   其他地方   沉重   昨日   战争   家庭   地方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