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龙陵的毡帽坡,又称纱帽坡,还叫官帽坡。这个形状酷似毡帽的奇特小坡就在龙陵花桥河去往龙御江山方向的路边上。花桥河两岸平坦开阔,唯有这个毡帽坡高高地凸起在哪里,感觉一点不像自然生成反倒像是有人刻意而为。说起这个坡,它竟然还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龙陵花桥河边并没有这个毡帽坡,这个小坡是天上的神仙后来才背来的。神仙为何要背个坡来丢在花桥河边呢?这还得从龙陵人和神仙闹了点不愉快说起。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以前的龙陵城小得就像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狭窄且弯曲的街道两边是低矮的参差不齐的木架小瓦房。从东卡到花桥河是大片的农田,并没有现在宽阔笔直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那时候,田地里四季更迭、周而复始,寒来暑往、草长莺飞,时而麦浪滚滚,时而稻花飘香,田间地头多有辛勤劳作的农民,绿油油的秧田边不时飞过几只白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朴安闲地过着好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生活。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龙陵四季如春,素有“滇西雨屏”的美誉。一到雨季,淅淅沥沥的雨时大时小,有时会连下一两个月不见放晴;有时又会大雨滂沱,一夜之间河里沟里的水就肆无忌惮地漫上道路,阻碍交通,冲毁农田,冲坍山梁……给老百姓造成不便和损失。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龙陵“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龙陵人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大多为人耿直豪爽,热情好客,心直口快。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心直口快的龙陵人下连天雨的时候就抱怨洗了的衣服晒不干发了霉,说再不天晴人都要发霉了!地上长了青苔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就生气地骂几句。大雨把山冲坍更是鬼火起来恶狠狠地爆几句粗口。这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龙陵人的直言不讳一不留神就把天上司雨的“雨师”神仙给得罪了。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俗话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雨师觉得龙陵人太过挑剔了:雨下得小也骂,雨下得大也骂,雨下得迟了更是敲锣打鼓搞得鸡犬不宁。一天到晚被龙陵人抱怨着,雨师心中闷闷不乐。忍得久了雨师就想把龙陵人灭掉但又怕天帝知道后受责罚,最后他决定整点苦头给龙陵人吃吃,教训一下龙陵人。他先是跟蛇尾鹿身孔雀头的风伯打了声招呼叫他来帮忙,然后自己就去找了个背篓装了满满一篓土。等到夜里风伯刮起了飓风,龙陵人都关门闭户躲进了家里,不敢走出家门半步的时候,雨师呼风唤雨地赶忙乘着夜色背着这篓土来到龙陵的上空,他准备把这篓土全部倒到花桥河里搞破坏。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就在雨师准备倒土的那一刹那,刚好被起来撒尿的土地神瞧见,土地神慌作一团却没有别的办法,急中生智的他捏起鼻子就学大公鸡叫:咕咕一一呜!咕咕一一呜!土地神学得真像啊,把雨师吓得以为天马上就要亮了,慌慌张张地就把背着的土放下来,但是手一抖就把土倒偏了,一点没倒进花桥河全部倒在了河边上,这些土就形成了现在的毡帽坡了。

龙陵毡帽坡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龙陵   毡帽   花桥   关门闭户   秧田   寒来暑往   纱帽   心直口快   农田   河里   美文   俗话说   河边   神仙   天上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