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手记】悬赏广告纠纷司法司法实务分析


【律师手记】悬赏广告纠纷司法司法实务分析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这就是《民法典》对于悬赏广告的规定。其实,早在2009年《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3条就对悬赏广告作出规定,这也是回应现实之中悬赏广告纠纷的扩张之需。2011年最高院在其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将悬赏广告纠纷设定为三级案由。此次,《民法典》将悬赏广告以基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尚属首次。

在此,我们仍然以司法判决为视角,探求悬赏广告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呈现以及处理,以助益我们实务水平地提升。《民法典》四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是来自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的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悬赏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只是做了文字上地调整与改变。因而,《民法典》施行之前的司法判决依然具有启发性。

首先,我们当然要认识悬赏广告,即何为悬赏广告?对此,(2017)京0105民初2995号民事判决书认定:悬赏广告系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意思表示。由此可知,悬赏广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悬赏人做出悬赏广告;二是应征人完成悬赏广告所确定的特定行为;三是应征人请求支付悬赏广告的报酬。悬赏广告并非一个单独的行为,而是一个动态的行为链接。事实上,意思表示或者法律行为可以从要素的角度分析其构成,也可以从行为阶段去分析其构成。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出台之前,已经有相关悬赏广告纠纷的判例,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03年第1期就引用《民法通则》的规定,裁判了悬赏广告纠纷。“《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认民事责任。”发布悬赏广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即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发布声明,承诺对任何按照声明的条件完成指定事项的人给予约定的报酬任何人按照广告公布的条件,完成了广告所指定的行为,即对广告人享有报酬请求权。发出悬赏广告的人,则应该按照所发布广告的约定,向完成广告指定行为的人支付承诺的报酬。”这也是从完成悬赏广告的行为人“请求权”的视角来说明悬赏广告纠纷问题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为何,这也属于认识悬赏广告的范畴。(2017)京0105民初2995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如果将悬赏广告视为契约行为悬赏人发出悬赏的意思表示可视为要约相对人完成指定的义务即为承诺,此时合同成立相对人有权依据该合同向悬赏人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如果将悬赏广告视为单方法律行为,则悬赏人一旦发布悬赏广告,该法律行为即告成立该悬赏广告即为相对人的请求权基础只要相对人完成指定的义务,就可以向悬赏人请求支付报酬。故基于悬赏广告的重要性,悬赏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明确、具体

也就是说,在该判决中,对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为何,并未作出认定,而是结合案件事实,“本案中,张义认可其确实通过个人微博发布了悬赏广告,对于挑出其新书《带三只眼看国人》一书中一个错者给予1001元的奖励,本院对此不持异议”,显然该判决避开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争,案件的争议焦点就变为“一是张义发布的悬赏广告中对挑错的时间和范围是否进行限制;二是白平挑出的172处错误是否符合广告规定。”这也是在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处理方式,当时这是在不区分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也不会对案件有所影响的情况下才可为之。

但在,(2020)皖18民终307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发布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为要约,完成广告中指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即为承诺。这是直接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得出的结论。并且阐释到,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渗透于生活之中,其实,这里所要表达的就是“契约必须信守”的理念。行使契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不违反规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条件下订立合同。这是保证缔结的合同保持有效的条件。

广告人与完成指定行为的行为人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当行为人将结果交付给广告人,广告人应根据悬赏广告的内容支付相应的报酬。行为人不可用不符合悬赏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骗取报酬。广告人在对指定行为进行检验后符合悬赏广告的内容,应积极信守承诺按照之前刊登的悬赏广告中所作出的承诺支付报酬。这就将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直接认定为一种契约,遵循的是契约说的法理。

最高院主编的《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一书则认为,悬赏广告的规定放在《民法典》的“合同编”内,应采纳契约说,但是又重点强调“请求权”的内容。《民法典》是以“权利”作为中心而构架的,尤其突出对“请求权”的规定。这也比较符合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的适用。如此处理,可以在某种意义上避免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之争,而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构建悬赏广告纠纷的案件事实。我们在悬赏广告纠纷的实务操作需要注意《民法典》重点强调的内容,从此方向发力,相信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纠纷   司法   民法典   行为人   广告   判决书   契约   美文   手记   判决   报酬   合同法   实务   案件   性质   合同   律师   方式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