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山 红 叶——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四

深 山 红 叶

——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四

文 | 宋宏建

深 山 红 叶——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四

与地矿一院(那时叫地调一队)十二分队相比,十一分队的工作环境可谓是人间仙境了。若在晴朗的天气,伫立山头远望,苍山连绵、绿波浪涌,视野开阔、一视千里,万物纯净、神清气爽。沿着蜿蜒起伏的山道,当你站在大约海拔900米的庙岭山头,绝对会想起杜老夫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并且生出亲切的感悟。

进入分队部驻地,首先扑入眼帘的,便是开着灿灿黄花、吊着硕硕长棒的丝瓜藤蔓。干净、整洁的地面,折射出主人的辛勤。铁皮房里装有电台、电话和电视,这对那些长年窝在山沟里“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野山羊”们来说,算是高档豪华的设施了。然而“琼楼玉宇”虽好,毕竟也有“高处不胜寒”的一面:白日里蝇歌蚊舞,黑夜间耗子纵横。技术负责白世平的十斤板栗,一宿竟被老鼠们偷了个精光。还有就是在23日夜晚,当分散在沟沟壑壑里的地质队员们,兴冲冲地奔赴、聚集到队部,眼巴巴等着看2000年奥运主办国鹿死谁手时分,唯一能收视的当地插转台,却放起了武打片,直急得大伙嗷嗷骂娘……

深 山 红 叶——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四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指挥中心,却控制着山坳里的7个实验矿场。分队的40名地质队员分设7灶,呈辐射状分布在大山深处,在“安全施工”“安全用电”“奖金分配”“质量管理”等6项严密制度的约束下,管理着150名当地民工,为人类开掘着金灿灿的矿藏和希冀。

挂在铁皮房外的两块板报,十分引人注目。板报的排版、插图算不上精美,但它绝对是出自野外一线地质队员们那握惯了罗盘、标尺、地质锤的粗糙茧手,且长年坚持半月一期,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团支部书记刘耀文介绍:“我们支部的青年突击队(手)作用发挥得好,尤其是麦秋两季,‘一头沉’职工要回去收庄稼,大伙就得‘四分五裂’,没有固定的岗位,一个顶俩地干。再者,我们的文化活动也开展得很正常,这除了分队领导支持外,与我们这儿人才济济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在我们分队的领导中,有书法大师李伟,有围棋大王赵振军;团员中有业余作家张勇,著名歌手王五九,舞星管丙娟等等等等。”

傍晚时分,我信步走在庙岭的山梁之上。但见苍山似海,残阳如血,而与满天彩霞相互辉映的几个山坡,竟如唐僧西天取经路过的火焰山般,红彤彤燃烧成了火湖。是北京香山的红叶?还是湖南岳麓的红枫,抑或韶山冲里漫山遍野的杜鹃?不、不,都不是,那是一种叫做杨芦柴(当地也有人叫做红芦柴)的落叶灌木。它不会开花,叶子入秋(尤其在经霜后)开始泛红。一丛丛,一簇簇,疏则似星星之火,密则如燎原之焰,红艳艳火辣辣,充满着蓬勃旺盛的生机。感叹之余,我禁不住忽发奇想:这些被深秋风霜点燃的满山红叶,不就是我们地质队员一颗颗、一片片沸腾跳跃红心吗?

深 山 红 叶——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宋宏建 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本文为"等你F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地矿   河南   分队   天等   浪涌   彩霞   苍山   芦柴   队部   板报   铁皮   山头   长年   红叶   美文   野外   地质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