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相处交流,说话要恰到好处,必除一个常犯忌讳


人与人的相处交流,说话要恰到好处,必除一个常犯忌讳

我有一自小玩到大的发小,过去我们即便不是两肋插刀的生死之交,也是心心相惜的铁杆粉丝。但有一段时间,我俩一旦到一起就因观念不合发生冲突,甚至开始吵架。

我开始一直闹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后来发现祸从口出,嘴巴里的话出了问题。我们俩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不是非富即贵,但是也各有小小建树。到了中年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对人生的认识越来越有差距了。

发小仍然一心高歌猛进、继续加大公关投资,甚至要求我也重金砸向某些市场,去做潜规则的事,他坚信“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富贵险中求,他凡出门必是价值不菲服饰、名包贵表男士手饰加身,这几年的车辆断更换跟潮。

而我,有点佛系,一切平淡,无论是生活吃喝住行、还是职场事业都追求随心随性随意,追求水到渠成马到成功,总觉得强扭的瓜不甜,高投入高风险,高处不胜寒。

他看我像没斗志的人,气得牙痒痒,若看我穿着俭朴,恨不得立刻扒下我的外套,把他自己身上的衣服给我。我看他经常换车,就告诫他,如今挣钱不易,不要太浮太抛太飘,人在江湖飘,容易挨上刀,低调内涵才奢华。

他不停地想给我打鸡血,我不停地想给他泼冷水。我俩谁也劝不住谁,谁也说服不了谁。广征博引、历史今朝的案例、再多的道理,相互都无济于事。以至于说到最后发毛、变成争吵,甚至郁郁寡欢。

为了维护和睦,我跟他做了一个约定,我们是性格习惯的互补,但我们谁也别想改变对方,不要讲大道理,不用道理去规劝对方。就这样,每当我们听到对方有一些话,不和自己的三观时,马上示意忍住,不劝对方,不讲道理,不说是非话。每次讲道理刚冒个头,要么对方用手打住,要么会意嘿嘿一笑。就这样相处的氛围越来越好,大家彼此心领神会。

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太喜欢被给别人讲道理了,甚至讲到多管闲事的程度。再好的朋友,再亲的人都要有一种距离,不要去碰他的个性、原则,不要给他灌输主义。


人与人的相处交流,说话要恰到好处,必除一个常犯忌讳

人喜欢求神问佛,但人其实最不喜欢别人对他讲道理。道理讲多了,就变会变得啰里啰嗦,婆婆妈妈,聒噪烦耳。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信奉多讲道理少动手。后来孩子就特别逆反,一听我讲道理,马上双目圆瞪或双手握耳。想一想我小时候,也经常听到大人对我们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后来发现那些道理,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懂了,吃点亏,上点儿当,偶尔有点后悔,才得到真经。教训失败对人的教育意义更深刻,更持久,道理自然就自己总结到位了。

家,更不是讲道理的地方,特别是夫妻之间,唯有宽容、接纳、爱,方能维护和气快乐。

造物主造人,只有一张嘴巴、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只手、两条腿,就是让少说话,多听多看,多动手,多跑腿。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喊出号子不如干出样子,道理一筐不如以身示范。人与人的相处,少讲道理少废话,少管闲事少为人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与人的相处交流,说话要恰到好处,必除一个常犯忌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心高   耳听为虚   强扭的瓜不甜   富贵   生死之交   心心   马到成功   俭朴   祸从口出   忌讳   恰到好处   美文   是非   道理   说话   自然   发现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