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烦恼只有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别人不经意的言语、眼神、动作,都可能扰乱我们内心的平静,使我们咽不下气或无法自拔。 都是因为爱比较,太计较。 得失的计算,有没有,是好是坏……其实,生活并不尽如人意,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 真的是我做错什么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地方比别人差。 正是这种相互比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烦恼。 .

古语有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也就是说,至上之道并不难,只怕有人会挑一挑二。 佛陀随手拈来一朵花是道,品茶也是道。 一言一行都是道,因为佛从不挑剔。 星云大师曾题词“不比较,不计较”,因为大师认为生活中各种烦恼的主要来源是比较和计较。

所以,只要我们秉持“不比较,不计较”的生活态度,就可以在生活中体谅他人,宽容自己。 不在乎宽容,也是最高境界。 它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物的处理上,而且升华成一种对待他人的生活态度。 不管是什么意思,它不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关怀,而是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宽容和博爱。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计较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是心灵的丰富。 学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你心中有大局,你会觉得个人得失微不足道,见大不见小。 我心里只有一亩地,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会在乎得失。 人的烦恼只有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掉。 用简单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坎坷的路。 生活简单快乐,生活开心就好!

佛教史上还有一个著名典故,就是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的问答。 寒山问道:“世人诽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视我,欺我,恨我,怎么办?” 实德答道:“就忍他,让他,让他,避他,忍他,尊重他,不理他,再呆几年,你就看看他。”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所有鲁国人见同胞被贩卖到别国为奴,只要付钱赎回,国家就会给予补偿和奖励。 回国后。 这项法律实施后,许多被贩卖为奴的鲁国人得以返回家园。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自贡,非常富有,从外地赎回了许多鲁人,但他不愿意接受国家的补偿和奖励。 因为他认为自己很有钱,所以他应该做这些事情,为国家分忧。 孔子得知此事后,非但不赞赏子贡的行为,反而非常愤怒地批评子贡:国家立法就是这样,但它要求人们在心中有一个义字。国家给予赔偿和奖励,是不想人们在做善举的时候有所损失。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好事。

虽然你的所作所为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荣誉,但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正义的要求。 今后,如果有人出钱赎回这些同胞,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表扬,反而会因为得到国家的补偿和奖励而被人们嘲笑。 正如孔子所说,自自贡以来,很少有人愿意花钱赎回自己的同胞回国,因为他们没有自贡那么富有,也不愿意被人嘲笑。

原本是一种慈善行为,但由于人们相互比较的心理,它从“义”变成了“利”。 这会使人心理不平衡,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人不能感到快乐,经常对人和事不满和生气; 人们变得心胸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我活不下去,因为我太想要了,有时甚至给自己带来麻烦。 如果你能安顿好当下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那你的烦恼自然会减少很多。

不计较是一种修身养性,还是一种美德。 不计较不是胆小怕事,而是心胸坦荡,你要学会宽容。 不计较是一盏照亮心灵之路的灯,是一座化解人冰冻的温泉,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不计较就是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就是能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不计较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生哲理##人生微语##生活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寒山   自贡   博爱   孔子   烦恼   想不开   心胸   美文   得失   同胞   宽容   态度   事情   大师   心灵   国家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