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不能成为教育“底线”,学习才是学生的本分

9月初,黑龙江职业学院一段查寝的视频在网上爆红。

“看清我们6个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的,看好工牌,除了我们6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明白了吗?”

“我介绍一下,这是咱生活女工部长张美玉,叫学姐!”

职教不能成为教育“底线”,学习才是学生的本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截图)

视频中,一群身穿黑西服、白衬衫、脚踩高跟鞋的女生走入一间宿舍,几人高昂着头,举手投足间,“官威”十足。这段视频几乎和热播电视剧《扫黑风暴》同期成为爆款,初看视频的人们不禁感慨,现在短视频创作者们的演技确实是越来越好了。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话确实有道理,但视频中几位学生可不是在搞艺术,其身份竟然是职校的学生会干部。

对此,黑龙江职业学院发布通报表示,该视频实际发生于2020年10月9日。学院已对6名涉事学生通报批评,并在全院召开学生工作整风肃纪大会,查摆问题,全面整改。

职教不能成为教育“底线”,学习才是学生的本分

黑龙江职业学院官方通报

声明并未挡住二次创作者们的热情,在B站、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查寝学姐”的视频迅速就被玩坏了。视频中学生会干部的做派和话语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人们心生疑惑,好端端的学生会,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9月2日,“中华全国学联”公众号发布文章《清新阳光的学生会容不得颐指气使的“学生官” 》,批评“黑龙江职业学院学姐嚣张查寝”一事。

学生的本分是学习

无独有偶,除了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查寝事件,这几年其实还曝出过一些类似事件,比如高校学生组织被曝出“官僚气重”,学生会任命200多名“部长副部长级”干部、学生会干部耍官威等事件。

某职校学生会因为学生在群里询问是否开会而爆粗口:

职教不能成为教育“底线”,学习才是学生的本分

新华社2018年就曾批评过高校学生会干部耍官威的现象,学生会也好,社团也罢,都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它的构成完全是在校学生。那些对外也不忘耍派头、装腔作势的社团干部,已经背离学生组织的正常要求,也突破了大学生该有的身份边界。

学生的本分应该是学习,职校生的职责是磨炼自己的技术,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不应该是往错误的方向“使劲”。这些充满无限可能性学生,年纪轻轻就沾染官气、迷恋特权,不仅耽误自身学习,更会错失与时代共同成长的机会。

职教不能成为教育“底线”

社会一般都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职校生虽然在现行考试制度表现得不理想,但他们仍可以通过学习技能来实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既是职业学校的目的,也符合职校生和家长的期望,因此,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应当是在技能培养方面。

然而有些院校比起技能培养,反而更注重校规与管理。从时间管理到着装搭配,从肢体动作到精神气质,学校对学生校园生活的要求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每天检查早操和胸牌佩戴情况、课间跑操、晚自习、宿舍断电、查寝……

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多的于“管”,而非“学”,他们希望学生只要不惹出事就行,在不出事的前提下,学生的课堂要求只是能规规矩矩地坐着即可,至于能够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反而是次要。实际上,不仅教师有这样的心理,连家长亦是如此。家长认为比起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学坏,不如找个地方去管一管他们,他们如果能学则学。

现在职教被认为是教育“底线。高中阶段,中职就是教育“底线”,高等教育阶段,高职就是教育“底线”。但作为职业教育,显然不能成为“底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可以相互融合的。在教育分流的背景下,职教更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职校改革还有空白点、薄弱点,改革仍需深化,职教也应该重新定位。我国社会当前存在教育焦虑、教育内卷,都与教育不平等有关。如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完全平等,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有同等社会地位和福利,相信才会有更多人主动地选择职业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职教   底线   普通教育   学生   黑龙江   创作者   本分   学生会   美文   职业教育   职业学院   家长   技能   干部   事件   社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