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精神便自由

我们需要软化我们的身体,不要自我责备,修炼自我同情心。修炼自我同情心的第二层是放任你的思绪,只品尝,不评论。你如何从心理上关心自己,特别是当你的心神被占据,或者大脑正在飞速转动着各种想法时,有同情心的反应是退后一步,并且放任你的想法自由来去,停止你的抗拒。

我们要做的是开辟一块心理空间,让烦乱的想法可以从容自在的从中溜进溜出。

品尝是自我觉醒的一种变化形式。

当我们在品尝时,我们会试图完全进入这种体验,而不是抓紧不放,或者将其从身体中拖出,自我觉醒的目标是不要对正面或者负面的体验着迷,让他们保持原本的样子,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品尝烦恼和悲伤。

修炼自我同情心的第三层是跟自己痛苦的情感做朋友,正面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如何去关心自己的情绪状态,有同情心的做法是跟痛苦的情绪成为朋友,不再与他们战斗。有许多关于这种方法的名词。共情,友好,关心、原谅、怜悯、善意、宽容、支持、接纳、理解等等。

我们内心的风景,正是由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组成的。

那些正面的情绪让我们快乐,而那些负面的情绪让我们痛苦。

因此,培养正面情绪是一件为我们自己而做的有同情心的事,但是我们必须以觉醒的方式来做这件事。

既不去推开负面情绪,也不要抓紧正面情绪不放。

如果我们能够自我同情就会发现,负面情绪也有正面的功能,我们并不是要根除掉负面情绪,我们只是不想深陷其中。当我们毫无保留的拥抱自己此时此刻的体验时,正面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修炼自我同情心的顶层是把我看成动词,让内心彻底自由。为了培养正面的感情,一种灵活变通的自我感是必须的。我们需要保护的自我越少,社会性的正面情绪,如宽容、慷慨和接受等,就越容易出现。

反之,如果我们为自己确定了一种固定不变的形象,或者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我们就需要为自己的精神生存,不停的战斗。真正智慧的人不仅能够清晰的意识到周围的一切,更能够知道自己是如何变化的。

有个现代的印度圣人说过,我是万物智慧,说我是虚无,我的生命从这两者中间流过。如果我们做一个转变,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事情,也就是把我看成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我们就可以退后一步,让生命继续向前流动。于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便会从改变生活的环境转变为全心全意的去经历人生中每一个短暂的时刻。这样一来,我们的精神便彻底获得了自由。

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再有那么多的自我需要去保护和提升,这样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心为的事情。从精神上关心自己背后的原理是投入到我们的价值观中,停止对自我的沉迷。

有人会认为,关心自己违背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大多数宗教传统都会强调同情他人的重要性。但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一个没有自我同情心的人,不可能去同情他人。佛陀曾言道,神游十方,唯我独尊,天下生灵最重,几身爱寄生者不伤他生。

要想知道什么是毫无保留的爱,我们只需要体会自己面对心爱的宠物和天真无邪的孩子时所自然流露出的感情追踪,这种感情可以教会我们更好的爱自己。一旦我们开始重新学会爱自己,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推及他人!好了感谢大家关注评论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动词   同情心   美文   负面   名词   宽容   情绪   内心   想法   痛苦   事情   身体   感情   智慧   自我   精神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