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十分讲究宴席文化的民族,每逢饮宴之处都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但酒力不胜者,又盛情难却时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在杯子里倒点茶水,向敬酒人表达一下歉意,这就是“以茶代酒”。其实,以茶代酒的行为自古有之,只不过与如今的意义略有不同。其来源于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以茶代酒”最早出现于《三国志·吴志·韦曜传》: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文中“皓”即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曜”指的是朝廷大臣韦曜。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公元252年,吴大皇帝孙权病死后,吴国宫廷几经干戈,皇位变动频繁,最后孙休稳定了局面,孙休死后,又立23岁孙皓继位,成了吴国最后一任皇帝。孙皓刚上位时也是颇有举措,但后来不久就终日沉浸于酒色,专横残暴,嗜杀成性,导致民心尽失。沉溺于酒色的孙皓经常设酒饮宴,要群臣作陪,而且一喝就是一整天。为了尽兴,他还在酒宴设了一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能不能喝,都必须喝完7升酒,喝不完就要灌,很多大臣自然都被他搞得狼狈不堪。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当时的大臣中有一人叫韦曜,且是孙皓父亲的老师,因此孙皓对其十分器重。然而这位大臣酒量只有二升,拒饮又不合乎礼节,于是孙皓悄悄让人把酒换成茶,以免他因喝不了而失态。韦曜也颇为会意,配合孙皓上演“众人皆醉我也醉”的饮宴骗局。这就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遗憾的是,韦曜后来因为不满孙皓酒后宴席上让群臣互相嘲弄的做法,引发了孙皓的不满,同时因为他渐渐失去孙皓的信任,最终被孙皓冠上罪名杀害。不过,“以茶代酒”还是就此流传了下来,并逐渐演化成了如今的宴席上一种折中的应对方法。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如今,“以茶代酒”早已变得光明正大而,无需像古代那样躲躲藏藏了,这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对茶酒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们的交往通过“酒”作为载体和实现方式,则多了几分豪爽和义气,而如果以“茶”来作为载体,则更多意味着“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茶代酒”,竟然有一千多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国君   嗜杀成性   饮宴   坐席   盛情难却   酒力   吴国   酒色   专横   君子之交淡如水   酒宴   群臣   宴席   大臣   美文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