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十年前,手持横板盖亭YE的笔者就在一直追问:到底什么才是亚萨卡YE的升级版?而与此同时,什么才是OC、EG等经典球板的进化选择?十年前人们在问,十年后的今天,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嗷嗷待哺。到底是人心思旧,放大了往日的美好;还是日新月异,经典却依旧经典,有些地方难以突破。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今日,趁着天时闲凉,笔者着一点墨水,在纸上画上几块砖头。一家之言,看看能不能抛砖引玉。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OC的升级版:狂飚龙五

OC是云杉力材的纯木五夹,龙五是加了两层蓝芳碳、阿尤斯力材的纤维板。虽然结构上差得远,但是精髓上却有相同之处。王大力(王励勤)之后,谁才是国家队横板正手的标杆?张继科、樊振东还是马龙,答案显而易见。正手拉冲动作最完整、最舒畅、功底最厚实的莫过于马龙。想象一下最初用了斯帝卡OC,而后狂飚王的王励勤,如果今时重登赛场,选择的球板也会是狂飚系列的龙五吧。

因为龙五,真真切切地承袭了OC的风韵。首先板子要酥弹,二跳要能加速,压迫性要强,发了力要直达白线。不发力还是有点虚,没有一般外置球板比如维斯卡利亚之类那么踏实,但发上力了,很喷,也变得扎实。

如果说OC是小球时代弧圈机器的蓝本,经典中的经典。那么龙五也将成为一代经典,正手弧圈的霸主、新型的屠龙刀。而谈及配胶,这两个家伙还真的配起两面狂飚来,合适得很,都有成功案例。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YE的升级版:Innerforce Layer ALC

十年前的笔者,想要找一支升级后的亚萨卡YE。最好很咬球,可以拉出很转的球,但是板身要薄,而且发上力了后,像用竹子鞭打一样的。这是YE的特性,同样出现在蝴蝶Innerforce Layer ALC身上。有时在想,那些曾几何时迷恋五夹手感和旋转的球友们,似乎更容易就走上了内置纤维板的路子。比如用孔五木打下江山的孔令辉,据说退役后用上了Innerforce ALC,他的弟子刘诗雯后来选择了刘诗雯ZLF;张怡宁从张怡宁纯木走来,选择了张怡宁ZLC。

Innerforce Layer ALC就仿佛是在YE的基础上装上了两层核动力。内置纤维的结构强调了抓球的感觉和纯木手感。在中小力量下,无论是YE还是Innerforce Layer ALC,出球的速度都算不上快,更多是偏稳,而且很持球、很转。在借力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新球时代的诉求,毫无疑问,Innerforce Layer ALC是比YE更为坚挺了,但却不像外置芳碳板反弹起来那么迅猛。中小力量下的纯木手感和发力后的纤维感(就像YE发上力后变得硬挺一样),都仿佛是新时代下YE的另类化身。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EG的升级版:赛睿木(Celero Wood)

软、形变却大、很咬球、上台率又高、发上了力有放大作用,这些小球时代斯帝卡EG的特点,再一次体现在斯帝卡这两年的新作赛睿木(简称CE)之上。EG的结构是林巴+科技木(本体应该是染色阿尤斯)+阿尤斯;CE则是林巴+炭烧阿尤斯+阿尤斯。两者是如此之接近,皆因一脉相承。

这两块球板都是对传统五夹的旋转、细腻手感的原始诉求。而不同于OC和YE,这两块虽然也能拉出很转的弧圈,但更偏向的是快弧而非弧快,突出的是快刀的性质。CE通过减薄面材和力材的厚度,同时增强面材和力材的硬度,来应对新塑料球的考验。从实战效果来看,CE不只坚挺,弹簧效果也强于EG。但不管怎样,CE真实地还原了EG在小球时代那种极高的拉冲上台率,同时持球又能高速。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CL的升级版:维斯卡利亚

伦敦奥运会上,高宁和石川佳纯用的是斯帝卡CL。六年后的今天,他们都用上了蝴蝶维斯卡利亚(Vis)。一定不是因为他们追星,或者纯粹的跟风。曾经,CL是最全面均衡线性的代表。是那种稳稳当当、扎扎实实,不显得灵动,反而有点木木的感觉。而维斯就是新塑料球时代这样的典型。

先是能打快。这两块球板还真的是快刀风格。比起突出旋转的纯木五夹和内置芳碳板,CL和维斯更强调了速度,还有硬朗力量。而两者攻得起,又守得住。在各自的时代里,都算得上支撑力好的球板。在台内小球的控制上,线性,不冒高。在中等力量的相持中,可以保持速度,贴防起来又有数,指向性又好。

无论是斯帝卡CL还是蝴蝶维斯,在配胶上都呈现了百搭的特点。无论国套、日套还是德套,都能上,都可以打得很爽。如果是纯木五夹,两面外套有时就显得有点发空;如果是波尔之剑之类更为脆硬的正手,配起狂飚也不如维斯舒爽。除此之外,CL和维斯打起颗粒胶,也是卜卜脆。

如何“升级”自己手中的经典装备?

蝴蝶王(Taksim)的升级版:超级张继科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直板蝴蝶王泰克西姆仍然不过时。街头巷尾,仍然可见用着泰克西姆的业余高手们。它厚实的板身、快速的推挡速度、发上力的彪悍,从来都不让人失望。如果说蝴蝶王有什么升级版,那有些人觉得也就是特选的或者御注的蝴蝶王吧。而笔者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超级张继科就可以是泰克西姆的升级版。

因为,超张够脆硬。尽管蝴蝶王的厚度约7mm,超张的厚度约5.6mm,但超张密集的纤维替代了厚板身的作用。而且两者走的都是高速路线,无论是推挡和拉冲,超张比起蝴蝶王也是不逞多让。不仅如此,超张因为薄板身,反手横打起来更灵活,而拉冲后的二跳比起直板蝴蝶王更顶。与此同时,超张的容错率比蝴蝶王更高一筹,就像上了自动挡一样。

够硬够扎实、推挡稳当而快捷,这些都是超张承继蝴蝶王的特点。同样地,这两块球板因为硬朗和快速,适合正胶、生胶打法;同时,也都十分合适长胶爱好者使用,因为有很好的“刹车”功能。

诚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一味执着于过往,终究没有完美的替代品。但只要向前看,更适合的,而且其实更具突破性质的、更美好的选择,可能就在今时今日。

*本文已发表于《乒乓世界》杂志,版权归《乒乓世界》和笔者本人所有。请勿盗用,转载请署名(作者:邵璧林)。谢谢读者、球友们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拉出   正手   经典   纤维板   球友   人心   小球   手感   美文   厚度   十年前   笔者   手中   蝴蝶   速度   力量   装备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