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已发表于《乒乓世界》杂志。本文实质上是“拍中窥人”系列的整合。

一支球板,也是一粒细沙,可以“看出一个世界”。在烧板、求板的旅途中,那些对错、好坏以及每个路口、时点的选择,终究不过是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不过发生在一念之间。

对错,一念之间

一块球板,是软还是硬?业余者说狂飚王软,波尔之剑硬,手感上差别明显。而有些专业队员却觉得波尔之剑软而狂飚王硬。因为桐木大芯的前者容易打透,而后者的天花板极高。有专业选手试了下王励勤的手板-狂飚王之后,被深深震撼。表示其底劲如此深不见底,只有外星人才能打透。

是有力还是没力?多尼克的Ultra Power硬而不弹,配胶极为挑剔。配了狂飚系列和诸多德套日套,皆感弹性不足、绵绵无力。但配上自家的胶皮F1和S1,却简直电光火石。正反手拉冲顺畅,极速而暴力。是否搭配合适,决定有没有力。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球板、胶皮的搭配一定是对是错?有些搭配本来不合理;因为习惯了,也就合理了。比如某球友,持着一把大刀:直板普碳加上41度的狂飚二。看起来应该是硬硬相加,极难掌控。岂料他打惯了,球风自然风风火火,控制也未见得如何失色。他已经懂得:这套如此“刚硬”的组合,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卸力。习惯,意味着对自己和手上球拍的熟稔,意味着更多尽在掌控中。

球板相同还是不同?多尼克UP和斯帝卡CL是不同的。同样的七层结构,厚度上减薄的UP却不是CL。“CL已不再是曾经刚性的CL,弧圈化了,变得软厚;而UP则像金字CL那般扎实。”“UP薄嘛,越薄,制造旋转肯定越得心应手啦。当然,正手那一板爆冲就没有CL那么彪悍了。”—在“愚者”眼中,任何细微的差异都使不同的球板焕发出独特的光芒。在“智者”眼中,两者又是相同的,即使一个更有底劲,一个更为易控。同样的七层纯木经典结构,同样的原材料同宗,来自瑞典木屋。纵然小有不同,但手感和击球风格上也大体一致。完全可以微调适应,无需执着于其一。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对于球板认知的对错,不过是一念之间。这一念瞬息万变,你看到了这一面,而我可能看到了另一面。

好坏,一念之间

一块球板好还是坏?比如YEO,有的觉得硬实而无法打透;有的觉得可打可摩,容易上手。问题出在面材。尽管硬面材能制造更为稳定的长弧线,并在台内小球的挑打时指向性更好,然而太需要在拉冲时快收小臂了。否则,大开大阖的抡弧圈容易失误。能否保持足够的发力来使硬面材的底板持球,是决定球板于你好与坏的关键。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升级版好还是坏?翡翠五蹦弹、劲爆,号称斯帝卡钻石五的升级版本。但这绿檀面材的硬、炭烧云杉的弹,硬持球且快脱板,却不是一般功底可以驾驭。量力而行,改而选择温柔一点的VPS,可能更明智。Tenergy 64作为极快速反手套胶的代表,纵然好多专业和业余高手在用,但出球太快,持球时间短,是否就比性能类似,但价钱和威力都有所下降的多尼克X1更适合业余的你,也并不一定。也许你需要更多的咬球,更少的弹性和更强的可控性。量力而行,选择的球拍要趁手,除了扬长避短之外,是否在我们的技术能力掌控范围内,也是需要考虑的。

新版还是老版好?皮厚肉坚的老姜比皮薄肉嫩的新姜来得辛辣。想必追逐老铁牌蝴蝶球板的朋友必有同感。更高的木质化程度,更少的水分,使得球板硬度更高,弹性更佳。无论是岸度的“炭烧”还是双鱼的“烧炭”,虽然使得球板更轻、更脆,但人为的干燥总不及大自然长年累月的陈化效果来得好。所以人们追求老版,因为觉得后者的木材质量更稳定,击球的手感更自然。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老铁牌的蝴蝶王比铝牌的好。老铁有老铁的沉淀,铝牌也有铝牌的创新。他们相信随着粘合技术和制作工艺的进步,新出炉的产品总是有更多的高科技含量,“韭菜还是嫩的香”。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纯木板好,还是纤维板?一支好的球板就像是人手的延伸。更天然的纯木球板,也总是比高科技纤维板的手感来得更通透、实在,更无阻隔。别小瞧那几层薄薄的纤维层,从纤维板换到纯木板的你,会觉得球的控制好了很多,也许球速慢了,力量小了。但打起来却更容易掌控:纯天然的,往往有着更敏锐的手感,更好的细腻控制。然而,当马龙的掌上利器从51连胜的纯木板变身为今日加冕奥运男单桂冠的内置纤维板— 狂飚龙五,水谷隼ZLC升级成了Super ZLC;即便经典的纯木板Clipper Wood还在继续谱写辉煌,但Viscaria的铸造者却从ALC看到了ZLC,如今又有了Super ZLC。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旋转在可以在更不费力的情况下就能制造出来。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选择,一念之间

选择球板,要“习以为常”、“量力而行”,依托于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击球习惯,科学分析,才能靠近那完美的答案。一支主板,也许不是威力最强的,或控制最稳健的;但往往能扬长避短,让你保持相对高的胜率。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出于对自己的认知:强在正手或反手,善于前三板或相持得分,靠杀伤力或者对方失误来取胜。同时,也是出于对球板的理解:蝴蝶的球板多半均衡,斯帝卡和红双喜底板多半拥有强大的正手杀伤力;细分下来,又有Boll ALC速度更快,Innerforce ALC底劲更足;狂飚龙3的正手威胁比狂飚龙5更好,但是反手借力和主动发力的质量却有所不如。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选择,要跟着心走。除了每个人不同的认知和经历,天性也很重要。十多年前,笔者刚刚拾起球拍不久,就有一位老教练说道:你适合快攻凶狠型打法。他看我那天生的急性子,虽然技术粗糙但渴望搏杀,力争快速以杀伤力解决战斗的性格,认定适合走前三板的快攻路子。虽然年岁渐长,但在选择主板的标准上,能够放大力量﹑最大化地突出底劲的阿尤斯大芯却成了最不可缺的要求之一。另外一位小伙伴,当年拿着五块钱的球板,天天喜欢放着高球给对方打,还有整些古灵精怪的台内小球。斗转星移,依然还是慢性子的他,今日拿着的正是他的偶像水谷隼的同名球板。蝴蝶水谷隼的桐木大芯轻﹑软﹑透,较之阿尤斯,更便于控制,拥有更忠实和通透的手感。

器材选择,皆在“一念之间”

选择,只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对眼前这位“姑娘”(球板)有感觉,才能发展下去。这一般来自天生的审美观,或直觉。而在与球板的相处中,有甜蜜,也会有苦涩。你会发现原来她并不完美。或者,正是她完美的一面导致她不那么完美。比如,正是OC对正手力量的放大感,提升了球板的杀伤力;同时,却使得发力时不够线性。我们在选择球板的旅途中,每个时点的觉得球板不够完美,每个一念之间,都可以轻易地选择分道扬镳,不断寻找完美的“她”。随着技战术风格的进步和演变,适合我们的“她”也在不断变化。当然,也可以选择“不选”。如果总是纠结于找不到完美的神板,那么,不如静下心来操练技术,通过自己技术的调整来适应和“改善”球板的弱点。

选择一块球板,像极了选择一段婚姻。同样地需要你对自己和另一半的深刻认知。同样地,对她的优缺点需要有所取舍。而经营婚姻中碰到的那些对错、好坏,以及每个路口、时点那一念之间的选择,一个人心中却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每一个哈姆雷特和每一个一念之间,虽然并不总能让你一直前进,有时也有倒退、曲折,但正是这过程中的迂回和不断丰富,渐渐演变成了球板板面上那个并不圆满的“圆”。

* 版权声明:本头条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请勿窃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波尔   硬面   正手   纤维板   时点   量力而行   球拍   木板   对错   手感   杀伤力   美文   认知   蝴蝶   器材   完美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