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当前,除了个别兵种因训练计划安排的原因尚未下连外,大多数的新兵已经陆续到岗。新兵下连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意味着青年在部队的成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在部队快速成长的开始。当过兵的战友都清楚,新兵时期与下连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区别,在不清楚,不了解的情况下,也极容易走入一些“误区”,所以想通过本文提醒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6点,非常重要。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一、面对任务要“抢”,千万不要推脱

青年在从军过程中会面对一项又一项任务,有些任务是一些生活中的事,有些则是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无论是什么类别,什么难度,当任务来临时,新兵千万不要考虑“逃避”。

青年在当兵过程中想要更优秀,如果仅凭一些日常的工作其实很难展现自己的全面能力和素质,只有在一些最“关键”的时候,冲得上,打得响,才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所以,想要在部队成才,面对任务尤其是大项任务,一定要积极踊跃的报名。如果是指定人员完成相关的任务,千万不要推脱,如果找客观的理由,不仅与部队规定不符,而且更是一种变相的逃避,间接的也是一种能力不足体现。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二、干任何工作,都不要耍“小聪明”

部队生活中干任何工作都讲究统一、标准和制度化,所以不符合部队管理节奏的任何事情都显得很突兀。如果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每一个都是在部队生活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多的老兵,而她们也是从新兵时期走过来,对于新兵的思想,心理其实摸得很透彻。带过兵的老兵都很清楚,毫不夸张地讲,新兵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作为基层带兵人都能了如指掌。

建议在这个前提下,新兵下连后一定要有数。部队生活中战友应当以诚为本。在连队环境中,信息是很畅通的,偶尔耍小聪明可能大家发觉不了,但是一长,彼此是什么性格,什么为人相互之间都比较有数。如果想做一名优秀的战士,拥抱更多的成长机遇那么就从高老师的做人做事开始。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三、要学会沉下身子,踏踏实实谋成长

新兵一定有区分概念,下连不是结束,而是成长的真正开始。而且任何一条成长的道路上,唯有沉下身子,醉心于做某一件事,专注于某一个方向,才具备成才的可能性。

义务兵周期非常短暂,时光在当兵青年应知而未知的情况下很快就结束了。下连后的新兵,对应个人的成长方向和目标,一定要学会“精打细算”,不仅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更要学会沉下身子,心无旁骛的踏踏实实谋成长才能不负青春,不负父母教诲。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四、要学会适应环境,尊重老兵

多数人当兵,对于环境的适应一般会出现两次。一次在新兵时期,而另一次就在新兵下连后。新兵时期除了新兵骨干以外,都是新兵,从说话、做人、做事等各个方面都相对比较随意,而且除了新兵骨干以外,好像也无需关注周边的老兵。

而下连后的生活,除了训练上的不同以外,每个班级当中可能都会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而这种单元都是以兵龄为基础。在部队这个环境中,从来都是“兵龄为王”。如果新兵下连后达不到“人见人爱”的水平,那么最好老老实实学会尊重他人,毕竟新兵就应该有新兵的样子。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五、要和战友打成一片,创造团结和谐环境

回看我们每一段人生路,可以领悟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往往不是条件有多优越,收入有多高,而主要在于当初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多老兵在退伍时泪流满面,一是对部队的不舍,二则是战友间的难离。

一个连队,小到几十,大到一百多人,都是年轻小伙子,日常有点“小摩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千万太过去计较。当面对这些“小矛盾”时,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化解,这即是部队管理的要求,也是青年成长的所需。不过妄为,后果会很难受。聚是一团火,能在人生短短几十年当中军营相聚,这是一种莫大的缘分,要珍惜。

新兵下连后的成长,要格外注意这5点,非常重要

以上五点是当兵生活的总结,更是部队生活的经验。当兵后如同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青年一定要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用脑入心,在成长过程中摸索并悟透所处环境的规则和“习俗”,唯有如此,才能谈成长,谈发展,谈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新兵   义务兵   连队   小聪明   美文   战友   骨干   身子   单元   部队   日常   时期   能力   青年   环境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