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湿地保护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摘要:湿地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着净化水源,涵养水土等重要作用。被称之为地球之肾。近年来,随着我省各地湿地公园的建设热潮,湿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湿地逐渐和生态中国,绿色中国相挂钩。山西省是一个半湿润半干旱的高原内地省份,湿地资源本身就比较少,在全国各个省份中也处于末尾。本文将分析各类型湿地在山西省的总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湿地在山西省的保护和发展方向。鉴于山西省乃至全国湿地公园一类湿地保护工程起步较晚,所以希望本文能对山西省湿地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山西省 湿地 生态


湿地的定义有很多种,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简单地说,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都可以叫做湿地。中国的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几类,其中有天然湿地也有人工湿地。山西省居于内陆,主要的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山西省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超采,水资源污染,山洪,干旱多发等的生态问题,湿地在治理这些生态问题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山西省的湿地面积占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可以说保护湿地对于山西省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对山西省主要的四种湿地类型一一分析。

首先是山西省的河流湿地。山西省的河流湿地主要有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和洪泛平原湿地三大类。目前山西省的湿地面积一共大概有1500平方千米,其中,河流湿地面积达到了970平方千米,大概占比35%略强,是最重要的一类。从2020年4月山西省林草局认定的10处省级重要湿地中,基本上主要组成都是河流湿地。其中,属汾河流域的有洪洞汾河省级重要湿地,介休汾河省级重要湿地,孝义孝河省级重要湿地三处;属海河流域的有广灵壶流河省级重要湿地,山阴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云州桑干河省级重要湿地,左权清漳河省级重要湿地,沁县漳河源省级重要湿地五处;属黄河流域的有右玉苍头河省级重要湿地,垣曲黄河小浪底库区省级重要湿地两处。

山西省现有湿地面积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49.57万公顷减少到了目前的36.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近一万公顷。河流湿地作为山西省湿地最主要的类型,近年来面积也在减少,河流湿地由整变零,不断破碎。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和工业基地,工农业用水量大,而山西省本身降水较少,为了缓解山西省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甚至组织了引黄入晋等等调水工程;另外工业生产产生了的大量废水,山西省河流流量较小,河流自净能力不足,如此形成巨大的矛盾,水荒,水脏问题亟待解决。

湿地毫无疑问是解决上述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具体到河流湿地,河流本身便是最活跃的陆上水体,由于其本身便在不断流动,平均水体更新时间在11-18天左右,所以,河流湿地的污水净化能力可见一般,可以达到同等面积森林的1.5倍。但是,如今,山西省三分之二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水体失去自我净化能力。此外,河流湿地,特别是河口湿地处,由于河流长期沉积,形成了天然肥沃的土壤,加之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围垦,截留水源等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都对河流湿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近年来山西省对于湿地保护日益重视,保护河流湿地还需精准施策,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区,严格禁止沿河造田现象,配合以人工办法,让破碎的河流湿地化零为整,但也不要盲目扩大湿地面积。治理沿河污染企业,加大对于排污的投入。例如山西省洪洞县对于超标或者没有净化能力的企业实行强制关停,让当地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效果显著。综合考虑河流湿地的水文情况和自净能力,控制排污量。在修建河流上的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时,也要配合以人工湿地的净化作用,避免生活生产污水在人工湖泊上累积,造成更加严重的湿地污染和丧失。这才是山西省河流湿地的保护和发展方向。

其次是山西省湖泊湿地。湖泊是指湖盆及其承载的水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形形色色的湖泊由于不同的地理成因也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有由于河流改道形成的牛轭湖、由于冰川携带冰碛物而形成的冰川湖、在长时间不曾喷发的火山口形成的火口湖,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湖等等。这些湖泊尽管成因各不相同,但满载着生命之源的他们,在从前现在甚至将来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平日里对湖泊湿地的了解有限,我们收集了一部分山西的湖泊数据并了总结山西湖泊湿地的现状和部分问题,并想对山西的湖泊湿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保护的思路。

山西处于黄土高原的东部且平均海拔基本在1000米之上,因此山西的湖泊的数量和湖泊本身的水量都相较南方的省份较少。但山西仍有一些湖泊,作为山西地图上的一颗颗明珠而为人所熟知。如位于太原市龙潭的黑龙潭湖,湖分为南北湖,共计18.74公顷的面积使它成为了太原市地图上的明珠,再比如阳泉市平定县的元宝湖,水深平均为5到6米,最深处甚至可以达到12米之深。其他比较出名的主要包括芦芽山天湖胡群。

以山西省宁武天池为例,宁武天池,古称祁连泊,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西南近2000米海拔的管涔山分水岭东顶部。是位于山西宁武的一个比较著名的湖泊群,它处于中国典型季风区的偏北地区,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和冬季来自大陆的季风的双重影响,整个湖泊群由15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组成.主要由马营海、元池、鸭子海、琵琶海等大小十五个天池湖泊组成。它们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其中以马营海面积最大、储水量最多。在历史上曾作为多个皇帝的避暑胜地和打猎圣地,隋炀帝更是曾在湖边修建了汾阳宫。

历史记载宁武天池:“旱时不涸,涝时不溢”意味着不管旱涝宁武湖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稳定水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宁武天池在久远的第四纪时期被冰川所覆盖,在随后度过的漫长的时光中,气候一直冷热不定,气温变化极大,冰川逐渐融化崩塌才形成了现在的天池。同时,天上的雨水也成为了重要的降水的补给来源。雨水在汇入天池的同时夹带着覆盖在地表上的黄土,填塞了池底岩层的裂隙。泥沙在池底不断堆积,形成隔水能力很强的黄土层,所以湖水才能长时间的留存在湖盆中。

在唐朝的时候,这个湖泊群几乎上供给了数万匹马,但同时也带来生态污染和附近土壤的盐渍化等生态问题.近年来,山西宁武的天湖胡群水量下降严重。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山西宁武天池的水量衰减可以分为自然因素造成的水量衰减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量衰减。在上网搜寻了一些山西宁武天池的降水和蒸发量的数据后,我们发现具体的数据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宁武天池的水资源剧减问题并不是由于自然降水量和自然蒸发量的问题引起的,而是更多的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甚至可以说是由于近年来人类的大规模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比如在湖边不断建立的工厂和其他重工业的污水不经处理的排入湖中;不合理的高强度开发整个湖区的旅游资源,致使不同湖区之间的不合理竞争情况愈演愈烈;人类活动还影响了宁武天湖万年不干涸的地层,致使天池底部的不透水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倾斜,原本厚实无缝的隔水黄土层不断受到侵蚀,宁武天池的湖水也沿着新出现的裂缝不断流失,多种因素的综合使宁武的湖水越来越少,甚至原本十五个湖的天池群到了今天只剩下了三至四个湖泊还在苦苦支撑。

湖泊湿地作为天然的蓄水池,其储存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的能力十分突出。山西省处于我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本身偏少,作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农业用水量巨大,水资源矛盾尖锐。常年大规模采集地下水又造成了巨大的地下漏斗采空区,山西省地下水位线年均下降2-3米。如果能够保护恢复山西省湖泊湿地面积,配合山西省季风区夏季降水丰富的特征,在多雨季节大量蓄水,一定会是缓解山西省水资源时间空间分配不均的重要手段。

至于山西省湖泊湿地的保护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 关停或是限制湖泊湿地附近的重工业,责令其整改并加强污水治理,政府也应该加强自己监督的角色。

2.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将不同区域规划成不同的旅游区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法规的细化和规划.

3. 对湖泊湿地底部的不透水层进行研究和保护,在必要的时候人工填补不透水层并减缓湖泊消失的速度.

接下来介绍沼泽湿地。沼泽湿地可以分为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等等。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是天然的大水库。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并且沼泽湿地还可以同沼泽湿地植被的吸收作用相结合,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净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沼泽湿地虽然是我国分布面积最高的湿地类型,但是由于山西省温带半干旱的气候,沼泽湿地在山西分布的面积并不大。在山西省,大部分的沼泽湿地分布在河流,水库,淡水湖和运城盐湖附近。例如,山西省长子县沼泽湿地,位于海河流域浊漳河南源干流最上游,是一个主要以芦苇草本为主的河源湿地。位于长治市城区西侧,其重要的生物生产效能,净化环境补给地下水的功能,为长治市提供了大量备用水源。这很显然对长治城市发展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起到了治理作用。

再例如山西省河津湿地,地处汾河下游地区,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显然起到了调蓄洪峰的生态作用,总体来说,山西省沼泽湿地的面积虽然并不是很大,但是保护好山西省现有沼泽湿地对于保护山西省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洪涝隐患等都有很大的意义。

山西省的沼泽湿地可以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如沼泽中的芦苇是造纸原料和人造纤维和编织等原料,嵩草和苔草的嫩叶为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对这些植物资源,应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对于沼泽湿地中珍贵的天鹅和许多水鸟的栖息场所。对这些动物资源也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并且可以适当的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当然,开发要有限度,在开发时要采取严格的生态论证,制定出补救措施。简而言之,就是让湿地保护真正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一种付出。

最后是山西省人工湿地问题。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等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人工湿地主要包括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针对山西省水资源污染和天然湿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状,建设人工湿地,发挥人工湿地净化和处理污水的能力,是实现山西省水资源治理的有力举措。

山西省绝大部分地区地处暖温带,芦苇,美人蕉,香蒲等等水生植物都可以很好的生长。建设人工湿地处理工农业污染问题,2020年10月完工的娄烦汾河湿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沉降和植物根系对于污水的净化作用,汾河水质得到了极大的好转,同时也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山西省人工湿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些符合发展条件的农田,可以鼓励并且帮助农户将旱地改造城水田或鱼塘,增加人工湿地的面积,化解农业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

对于人类聚居区,大量生活污水和排泄物可以通过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化处理。即便是在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不够集中的农村,也需要花力气去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原因在于,一般农村的生活生产污水具有量大,分散,不宜集中的问题,但随着乡村的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兴起,这一项工作越来越具有造福后世,利在千秋的长远效果。形成从厕所,化粪池,一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处理厂,三级污水处理厂,河流这样的污水处理链。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有点类似于净水器中的碳棒滤芯的作用,净水作用十分的明显。这样,人工湿地建设对于全省就都有了普适性。

总结起来,山西省的湿地保护和利用应当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需要以保护为基础,以人工扩大湿地面积,更好的实现湿地效益为手段的。山西省主要的四种湿地类型,即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他们都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补充地下水等等功能。当然,不同的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也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河流湿地提供水源,净化天然水体的能力突出;湖泊湿地调蓄洪水,提供备用水源的能力突出;沼泽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的能力突出;人工湿地则在低成本处理人工污水方面的能力突出。山西省在保护和发展湿地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充分发挥出不同类型湿地的生态效应,利用湿地上丰富的植物资源,生物资源来实现湿地经济效益,让更多人享受到生态红利,将湿地保护和建设真正变成一种自觉选择而不是一种单纯付出。

文‖柚子君

(本文为了与地理爱好者分享交流,希望得到大牛指点,严禁抄袭搬运)

山西省湿地保护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山西省湿地保护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山西省湿地保护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山西省   宁武   湿地   天池   山西   地下水   沼泽   水源   湖泊   美文   发展方向   污水   河流   省级   面积   生态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