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又到五月麦收季,想起儿时的打麦场。麦收季过后村边的打麦场上,便立起一堆堆麦草垛,远远望去,像一朵朵蘑菇云,或高或低,状如充盈的粮仓。麦收的季节里,大人们在忙活,孩子们却有了玩耍的好地方。那一堆堆尚未封顶的麦草垛,便成为我们的欢乐场。可在麦草垛上翻跟斗,也可转着圈地玩捉迷藏。公鸡们会围着麦草垛刨食吃,母鸡也会在边上做窝下蛋育雏忙。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那时的麦草垛,男女青年都喜欢,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月上柳梢上头的清风夜,便常约在草垛旁,低头呢喃中,卿卿卿我便能聊一个大晚上。那时的麦草垛,老头子们也喜欢,特别在农闲的时节里,背倚着麦草垛,叼根旱烟袋,或蹲或坐,沐浴着慵懒的日光,一侃便从日出到夕阳。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那时的麦草垛,用处特别多,蕴含着种种生计和希望:抱一捆麦秸铡碎,拌上些豆饼,就是喂牛的好饲料,牛儿们吃着倍儿香;被碌碌一遍遍轧过的麦穰,平滑柔软,可是建筑的好材料,能和泥做坯、挑墙盖房;麦秸、麦穰均可苫房覆椽,建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冬季来临,撕一筐麦穰,用蛇皮袋拼接或粗布缝制的大口袋一装,做成“草褥子”,睡在上面,既暖和又舒爽;一垛垛的麦草,在灵巧的手中,也能编织草帽、挡雨遮阳,搓绳做索、捆扎蔬菜,身价就会翻着倍儿长;捡长一点的麦秸,搂顺整齐,用经绳打成草苫,每个住校的农村学子,都会带上一挂,那时可是我们最好的“席梦思”床;一垛垛的麦草,也是村民们一年生火做饭的主燃料,撕一筐麦草,灶内点燃,那一缕缕的炊烟便会在傍晚的村庄上袅袅飘荡。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记忆中的麦草垛,也是教儿育女的好课堂,多少动人的儿歌和故事,便是从这里讲起唱响,那首经典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历经几十年,仍会时时在耳边婉转嘹亮……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吕怀强 写于 2020.5.26凌晨


浚河文学专刊:        儿时的麦草垛      文/吕怀强

作者简介:吕怀强,男,山东平邑人。平邑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爱好诗词、书法、摄影、篆刻。

浚河文学专刊

平邑县作家协会出品 主编:姜晓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麦草   平邑县   平邑   打麦场   旱烟袋   豆饼   日光   麦秸   村边   蘑菇云   草垛   农闲   堆堆   专刊   美文   儿时   地方   喜欢   文学   吕怀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