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人之心”度之

春秋时期,晋国的韩宣子死了以后,由魏献子即位执政,由于他选贤任能,礼贤下士,在诸侯中颇有名声。连孔子都称赞他说:“魏献子举拔良材,近不忘记亲族,而远不失去英杰,是合于道义的呀!看来他是个忠诚的君子。”魏献子执政以后,派魏戊当梗阳地方的大夫。有一次梗阳有人打官司,将状纸递到魏戊大夫手中,魏戊觉得这官司很难判断,便上报给魏献子处理。这时告状人把女乐人暗中送给了魏献子。魏献子很喜欢,打算收下来。不巧这件事被魏戊发现了,魏戊找来大臣阎没、女宽说:“魏献子是以办事公正、不受贿赂而扬名各国的,我看见有人送他女乐人,这是贿赂,请你们二位一定要劝谏他。”阎没、女宽答应了,便站在庭院里等候魏献子。

用“小人之心”度之

魏献子正要吃饭,见二位站在外面,就招呼他俩进来一块吃饭。阎没和女宽盯着桌子上的饭菜,接连叹了三口气。魏献子莫名其妙,饭后便问他们:“你们二位为何吃饭时长吁短叹?”二位答道:“昨晚有人送酒给我们,我们没吃晚饭,现在肚子正饿得慌。看见桌上刚上来的饭菜,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息;饭菜上到一半的时候,我们责备自己:难道您让我们吃饭会不够吃?因此第二次叹息;等到饭菜全部上完,我们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心,刚刚满足就够了。”魏献子听到最后一句,他明白了阎没、女宽是借吃饭来劝谏他,非常羞愧,马上下令把女乐人送回去。

这就是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由来,人们常常用来比喻思想品质低下的人以自己的坏念头,猜测品质高尚之人的心理。虽然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多些诚意,少些猜疑。但是对当权者就是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使像魏献子这样被孔子称为“诚实的君子”的君王,也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君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面对各种诱惑,也会争权夺利,会拜倒在石榴裙下。如果对“君子”​只​​信​而不疑,当大救星歌之颂之,不能以小人视之,势必产生迷信愚昧,造成层出不穷的伪君子。而“君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后遭殃的只是百姓。

对当权者不仅要以小人之心度之,还要以“小人之制”制之。魏献子听了劝谏,把女乐人送回去了,假若他不听劝谏,像纣王那样让比干剖心而死怎么办?所以还要用“小人之制”,制之,这个“制”就是体制,限制当权者之权,迫使他服从法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公众效力,堂堂正正做君子。有“小人之制”,当权者才能被驯化,民众才能不再遭受专横权力的涂炭。

(作者:李兴濂)

(庄妃轩摘自《宝安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晋国   小人   状纸   选贤任能   良材   礼贤下士   孔子   劝谏   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   当权者   美文   大夫   饭菜   君子   肚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