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东随笔‖八一,再书“军人”情怀

八一,再书“军人”情怀

文/李会东

李会东随笔‖八一,再书“军人”情怀

7月30日下午,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酒泉市肃州区东南街街道汉唐街南社区召开“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退役军人座谈会,辖区20名老中青退役军人代表欢聚一堂,共同缅怀军旅生涯。

一首《当兵的人》拉开了座谈会的序幕,接着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海博向在座的退役军人表达诚挚的节日问候。期间大家观看了《建军大业》片段,重温了入党誓词,激情澎湃引吭高歌,手中舞动的小红旗,表达着一个意思:从军几载,光荣一生!

军人,血性男儿,危难中的英雄!74年的老兵叶发科说,曾经的兵,一生的军人。尽管我是伤残军人,但是我干工作认真、较劲,不输于其他人,很高兴和战友在一起,以前就期待着能和战友能共聚一堂,愿国家昌盛,全国人民健康!

或许只有当过兵的人,才会对“八一”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军营,不但铸造了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勇往直前的雄壮之美,也熔入了责任担当和任何时候都要“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况老,是一位四川籍的老兵,他说自己的父亲外出劳作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了壮丁,就再也没有见过,想不起他的模样。家里穷的自己八、九岁了还光着腚,是共产党给了他一切。17岁参军入朝,睡过阿妈妮的炕,见过高鼻子的外国人;回国最高兴的是参加了国庆十年阅兵,尽管训练很苦,但是高兴。服从组织安排,转为工程兵,后又听党的话统一转到地方。多年来一直激励自己,退休后做过清扫人员,到造纸厂做过临时工;最伤心的事是实际有62年党龄的他因组织关系管理疏漏,没有佩戴上“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每每想起都潸然泪下。

蹉跎岁月,军旅生涯,让人能看到进步、看到收获、看到希望,激情依旧续写新篇。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并荣立三等功的郑兴国说:部队造就和教育了我,脱下军装的自己,这些年勇敢地跨越人生的一道道沟坎,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走到哪里都提醒自己要奋斗一生,不能忘了党的恩情,不给国家添乱、不给社会添负担。

军旅生活伴随一生,信手拈起,都是一张长长的画卷。1959年参军的王老,讲起人生经历,是娓娓道来。小时候见马步芳的军队,稍大些经历过贫穷饥荒,也经历了无上荣光,多次被军区评为“五好战士、优秀战士”,受到过贺龙将军亲自奖励,参加过新疆成立50周年阅兵式。回到地方是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退休后,担任楼院长建成了模范小区,现年82岁的他承诺:只要需要,还能动得了,就一定不负众望!

“八一”不仅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历史、是梦绕余生的岁月,是军人的醇厚记忆,更是一个个口口相传、盛产故事的刻录机,是一个个老兵用青春热血换来的经历和情怀,伴随一生的梦想和荣光。现场众人发言情真意切,共同表示只要祖国需要“招即来、来能战、战必胜”,再次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伴随雄壮的歌声和激荡人心的画面,军旅生涯和战斗历程,就像过电影一般,一幕幕闪现在眼前,甚至追逐于梦醒十分……

在对八十岁以上6名退役老兵的走访慰问中,社区领导送上节日的祝福与诚挚的问候,感谢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积极贡献,并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及子女的情况,鼓励他们发光发热,为建设和谐社区建言献策。


李会东随笔‖八一,再书“军人”情怀


李会东随笔‖八一,再书“军人”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酒泉市   兴和   军人   情怀   党龄   令行禁止   雄壮   军旅   诚挚   座谈会   美文   战友   战士   随笔   生涯   节日   国家   李会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