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与里子

读自己喜欢的书很容易进入书里面,毫不费神,可能是神经放松吧,另外就是没有功利性所以比较放松很容易进入情景。

读书时,看着教科书,感觉字迹越来越模糊,这不是因为精神集中,而是快要睡着了,就狠狠掐大腿一下,这种书读起来没有那么趣味,只是为了考试,别的用途可能没有,因此即使说拚命去啃,也是被逼无奈,如果说谁真心的喜欢读那些晦涩的书,估计寥寥无几,尤其是一些有深意的文学,背后的含义还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来理解!

记得学习《白杨礼赞》如果不是老师给你介绍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你能看出这背后的故事吗?你能看出这是全面抗战,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光看这文章,你就是以为这是写白杨树啊,但是这不是以你个人喜好决定的,你要是想考大学必须硬着头皮,把文章主旨背下来,老师也经常说――我知道你们对议论文不感兴趣,对说明文反感,对记叙文挠头,可是你要想走出这里逃出这弹丸之地,读书就是跳板,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等你成功了有的是时间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我真的很感恩我的老师,那时候的老师和家长意见出奇的一致:不好好学习就揍,也许当时教学方法没有现在这么好,没有这么丰富到处是学习法,怎么说都有道理,我们过去的方法就是笨方法――就一个字“学”!

不好好学怎么办,也是一个字――“揍”!

老师管不了,教务处主任也无计可施解决办法一个字――“滚”!

就是那样的环境,感觉精神满满,特别初升高那阶段真应了古人那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没达到,可是秉烛夜读绝对不过分,凌晨三点就起来点起蜡烛用心的复习功课,做试题,有时候班主任都来打气,那种劲头真是“不达目的誓不休”,但是我们的心态都是平常心,老师也告诉我们,尽最大努力就好了,结果不重要,为的是不让自己青春年华有遗憾。

我们都是农村孩子,早打算好了,考不上就回家跟父母一起务农,再不做“百无一用的书生”!

每次周末回家看见被晒黑脸庞的父母,心理有无可名状的心酸,这心酸也许是来自人的天性良知。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他们都期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远离这黄土地,因为这里是他们用汗水加无数心酸浇灌的土地,有太多的无奈,自己感到不易,所以不希望孩子走自己老路,能够像城里人那样有个没有漫天黄土的工作环境,一个不被忘却的角落,这里与他们相伴的不仅有日月还有那不时吹进嘴里的沙土。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自己心酸的经历,只是他们不想回首往事,因为那段尘封的往事最能触动他内心那根脆弱的神经。

《一代宗师》里本山老师对叶问说的一句话:面子需要里子衬着。

我们即使拜托生活的窘境也不应,换句话说更贴切不应该忘记过去的历史:是我们父母辈,以及他们的父母,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才拜托贫穷的困扰,我们不应该把所有事都看成理所当然,因为“忘记过去等于背叛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沙土   无可名状   奋斗史   里子   美文   心酸   这不   面子   神经   往事   不好   无奈   父母   感觉   老师   精神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