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人们总是渴望来自生活的善意,渴望与他人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渴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不过,一切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要知道,人本身就是自私的动物,当关乎自己的利益或者亲近的人牵扯其中,很难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因此,古语有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见人类在这方面的确有着莫大的共识。

换而言之,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亲近还是远离,偏爱还是歧视,我们总是很容易对身边的人或者事物下定论,而一旦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又几乎很难发生改变,除非通过近距离地接触或者亲密地相处才会打破固有思维。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在很早之前,我真心觉得孩子都是可爱的,成年人都是理智的,老人都是和蔼的。不过后来无数事实证明,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可爱,成年人往往会在在冲动之下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老人粗俗、邋遢、龌龊的同样比比皆是。当然,由于人本身性格的复杂性,这里所说的也只是某一部分人,并在某些时刻会出现的特质。

这种带有预设性的判断在心理学上有专门的名词来称呼它,即偏见。在我们的认知中,偏见似乎是在没有足够的依据下,把人往坏处想。然而,美国人格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却在他的著作《偏见的本质》中指出,偏见是具有两面性的,其中既有对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正面看法,也有对其产生的负面情绪。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这部在1954年出版的“大部头”,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有着空前的地位。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后无来者,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人们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必读书目。这是一部对偏见解读得十分透彻的著作,其中不仅有严谨的学术成果,也有丰富的研究资料来源,更有对人文价值的深入探讨。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大意是这样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无疑很好地证明了偏见存在的普遍性。而这种想吃却又得不到,并自己找主动找借口的方式无异于掩耳盗铃,让人觉得十分好笑。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却大有人在,它是人们因无法达到心理预期,并掩饰内心的挫败感而进行自我启动的防御机制。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一般来讲,人们为了减轻内在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采取两种方式对待:一种是像故事中的狐狸一样自己为自己找借口,进行自我安慰,以弥补吃不到葡萄的心理平衡;另一种就是通过转移发泄对象,寻找“替罪羊”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两者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前者是人们主动的行为,后者则是无意识的心理运作。

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觉得不怎么开心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受到老板的批评或者同事的排挤;比如,在爱情方面,两个人谈了许久,却突然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在交友上,遇到了不可原谅的背叛,或者意外的伤害……毫无疑问,这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

假如在我们心情不佳,甚至变得暴躁无助的时候,有人来和我们产生交谈,那么这时对方很容易成为我们情绪的宣泄口。这就好像某些特殊场合中为缓解公众愤怒而被推出来的替代者,历史上被冠上妖媚惑主的亡国罪名的妲己、西施、褒姒、赵飞燕、杨贵妃,以及因其在神学、种族习俗和宗教仪式上保持相对死板严苛的传统而曾经遭受到严重歧视对待的犹太民族等。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总的来说,他们在某种形式上,都是“替罪羊”。若是要细讲替罪羊的历史,大概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这些历史事件的出现,恰恰说明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处事模式决定了偏见的对象,而主流群体的偏见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因此,人们会利用自己的偏见倾向对周围的世界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并与群体形成积极地依恋关系。

从个人到家庭,从邻里到城市,从州县到国家,从种族到全人类,群体的圈子虽然或大或小,或从出生起就被赋予,或后来自己选择性加入,但是它们却都拥有着各自的团体价值观和社会凝聚力。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当群体之间充满正向的偏见引导,个体很容易获得内在的安全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家庭、比赛团队、公益团体的存在。反之,群体则会成为具有煽动性的偏见传播媒介,从而引发舆论攻势和暴乱,就像网络上的键盘侠、现实中的传销团伙、国际上的恐怖组织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同国家、种族、性别、地域、文化之间的交往和摩擦与日俱增,各种偏见更是以多种面目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那么,面对这些偏见,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成为人类当下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就不得不提到构成偏见的两个要素,即态度和信念。态度的传播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信念也可以通过培养人生价值观建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没有人生来就带有偏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习得的,是社会性学习综合的结果。

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而在其中被赋予着重大使命父母、老师、警察等也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从而在道德和法律方面严格把关。

成为众人眼中的“替罪羊”?经过灵魂的拷问,原来是偏见惹的祸

偏见不仅仅来自于我们有意识控制的思考过程,还来自我们无意识的思考过程。在本书中,这位了不起的人格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用详而有力地论证和大量实证研究数据,让我们知道偏见是人类认知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只有追根究源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改变偏见的存在。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整部书籍的内容既详细,又通俗易懂。而那些类似于故事性的举证,能够让人在阅读之余感受到阅读的轻松愉悦,不是那种干燥乏味,一读就让人昏昏欲睡的书籍所能相比的。

回首历史,人类其实一直在努力化解和消除偏见,希望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谐,奈何这终究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它是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来努力的。幸运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偏见的存在,并从自身做出改变。

在我看来,《偏见的本质》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虽然这本书是以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主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的,但是它所讲述的心理学理念和机制却同样适合大多数国家,其中就包括我国。我相信,当人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了解偏见心理学的开始,也是消除偏见的美好开端!

#文史观天下##我给读书撕标签##紫焰小说读书会#@后浪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替罪羊   偏见   波特   社会心理学   社会性   美国   美文   种族   葡萄   群体   著作   眼中   情绪   灵魂   事情   人类   过程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