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富兰克林自传》,走近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说:“最接近把一个人的生活重新过一遍的事情,是回忆那种生活,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让这种回忆尽可能地长久。”

正因为富兰克林把生活重新过了一遍,才有了这本自传,也让人们在二百多年后与这位出生平凡却获得卓越成就的伟人得以相见,富兰克林被评为18世纪的通才,美国精神的象征。

读《富兰克林自传》,走近富兰克林

1.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

富兰克林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了14个孩子,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他爸爸与原配生了4个孩子,又与他妈妈生了13个孩子。

富兰克林的父亲对童年时期的富兰克林,还是有点影响的。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用了大量的褒义词,描写他的父亲,这在这本自传中很难得,因为他很少去描写一个人物。

如:体格健美,中等身材,比例匀称,结实有力,心灵手巧,画画不错,懂音乐,嗓子清亮悦耳,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不同凡响,可靠的判断,要拼搏,一心扑在生意上,头面人物,专门登访……

怎么样?是不是一个丰满的父亲形象就在你面前呈现了。

富兰克林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制造肥皂和蜡烛的小作坊主,收入仅仅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

但是他的父亲在当地很有威望,平民百姓,邻居之间有纠纷,解决不了的事情,都请富兰克林的父亲出主意。

就连公职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遇到事情,也专门登访,征求他父亲的意见。

而他父亲也能给出他们满意的答案,他的判断和建设也得到了他们极大的尊重。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么多子女,首先解决的是吃饭问题。

富兰克林只上了两年学就辍学了,回来跟父亲学做蜡烛。但这并不是他感兴趣的。

父亲为了防止他去海上漂泊。特地带他遛弯的时候,去看人家木匠,泥瓦匠,铜匠是怎么干活的,以引起他的兴趣,然后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娶妻生子。

但这都不是富兰克林感兴趣的,不过聪明的富兰克林从中也看懂了一些名堂,以后他家里有点小问题,还真能动手修理。

富兰克林从小就酷爱读书,父亲只好让他去哥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工。


读《富兰克林自传》,走近富兰克林

2.利用空闲时间读书

富兰克林来到哥哥的印刷所,由于勤快,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了哥哥的得力助手。

在印刷所里,富兰克林也认识了几个书商的学徒,他们经常把书借给富兰克林看,富兰克林就利用晚上时间看书,第二天一早还书,省得把书弄脏,弄丟。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出版商,听说富兰克林爱读书,就把富兰克林带回家,他家里有很多的藏书,让富兰克林随意借,富兰克林,如饥似渴,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富兰克林爱读书是出了名的,身上只要有点钱,他就去买书。

在16岁时,他看到一本讲吃素食的书,富兰克林并决定吃素,他跟哥哥商量,他想自己单独吃饭,只要一半的生活费。哥哥同意了,他便拿着这一半的一半去买书,而他吃饭非常简单,一顿就吃一个面包或一个饼干加一杯白开水。

这对富兰克林来说,既有钱买书,也节省了做饭的时间,一举两得,而且他说,吃素,神清气爽,头脑清晰,学习效率更高。

3.富兰克林的学习方法


读《富兰克林自传》,走近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因为爱读书,遇到了不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读书。

后来富兰克林提议,建立共图社。建立共读社的目的在于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在共图社他们每周聚一次,先提出问题,大家回去思考,等一个礼拜后,再聚在一起讨论,每个人发表不同的意见,为了防止大家对别人的意见过于武断,和当面驳斥,引起极端言论,富兰克林还定了一个规矩,谁违规了就罚款,因为有这项规定,共图社一共维持了40多年,直至有些老朋友不在了,这个共图社后来也对富兰克林走上公益事业和政界起了很大的作用。

每当富兰克林有什么新点子的时候,他都首先写出来,然后拿到共图社大家一起讨论,最后再登报发表。

富兰克林学习写作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先是找到一篇优秀的文章,记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把文章放在一边,根据中心思想仿写,最后再把原文拿出来与仿写的做对比,再找出其中的不足,最后再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

有一次他翻到一本苏格拉底的书,里面讲到辩论的方法,他就利用文章里学到的辩论法,反复练习,并且改变以前咄咄逼人的说话方式,态度变得更加温和谦逊,说话也更注重逻辑性,也不再强词夺理。

当别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时,他再也不用“肯定”,“无疑”这样的语气,而是改用:“你的说法是对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怎样……,或许你是对的,但我还有别的想法,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富兰克林也发现,用这样的语气与别人交谈,即使你想说服别人,别人也更易于接受。

他特别赞同一位作家的一句话:“教人时不要让别人感觉你是在教他,别人说错了,你就说他忘记了。”

以上就是从《富兰克林的自传》里看到的一些富兰克林的故事,书里没有提到富兰克林从小就立下宏伟的人生目标,也没有想当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整本书看下来,富兰克林的成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他勤奋,好学,节俭,真诚,为人低调,乐观向上 ,只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好像就这么简单。

读《富兰克林自传》,走近富兰克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富兰克林   自传   苏格拉底   铜匠   中心思想   好学   美文   蜡烛   家里   父亲   哥哥   事情   意见   孩子   时间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