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头条品书团#人性与天性——读《呼啸山庄》感悟

文/添翼

都说人应该有人性的本能,善良、童贞、宽容、大度…在人身上应具备各种物质和品性,极其发挥出一个人所做出的行为举止和道德方向。

可天性?

「读后感」#头条品书团#人性与天性——读《呼啸山庄》感悟

往往成为人无法更改或纠错的一方面,这就好似一个无法知错就改的人所寻找到的有利借口,在天性与人性之间,往往让人适得其反,甚至于某件事上留下伤害,无法永远抹去。

《呼啸山庄》说起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直到今日,大家都无不赞叹,这本作品的产生是在一位没有经历婚姻且刻骨爱情人之手。都说生活积累可以促使文学作品的产生,但这位作家仅凭这本书就能横扫整个世界,直到现在大家还在议论这本作品的精髓出处。天才的诞生显而易见。

我们在追求大批量的作品时,却丧失了精髓和闪耀。并不是多作品就多好,而是要有精,要有神,要有深度,更要有经得住历史的推敲。

这本小说虽然只是围绕两个家庭述说,但里面的人物刻画的确让人感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被作者剖析得如此精妙,如此入神。

「读后感」#头条品书团#人性与天性——读《呼啸山庄》感悟

书中主角之一西思克利进入养父家中所遭遇的欺凌和侮辱夺取他人本有的善良,为了爱情,更为了报复,采用极端手段,伤害曾经伤害他的人和有牵连的人,不惜自己的亲生孩子、妻子都成为他报复中的一枚棋子。

为了获利,更为了夺得钱财,一次次胁迫儿子骗取表姐,最终达到目的。可最后,也许是作恶多端,或是上天对他的惩罚,精神失常后绝食死亡。他的死是一个结束,也是将曾经的财物归还于原有的主人,也许这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道理。

该书采用散文形式进行描述,所以说,这本书,更多看到了优美和细腻的描述。比如“其实我暗自寻思:一丁点儿也不像,真是可惜,瞧瞧我那同行的伙伴苍白的脸色、消瘦的身材和那大而无神的眼睛…他母亲的眼睛不是这样,只是他由于神经过敏而眼睛一瞪的刹那,它们才露出一点他母亲的那种晶莹闪烁的神采”。这段描述无疑给人一种怜惜,令人感到就是一双眼睛也能透视出一个人的境况和心里感受。

「读后感」#头条品书团#人性与天性——读《呼啸山庄》感悟

“此时那轮夕阳渐沉渐隐,而这轮明月则渐升渐明”夕阳指过去的事物,明月则是如今的开始,作者通过一轮夕阳,一轮明月,将两个极端事物区分开来,因为书中男主家希的各种阴谋得逞,让一个家族遭受摧残延伸至今,但任何事物都有终结的一天,而这一天的到来就是希的死亡。

作者隐讳用自然景观来告知读者该结束的终究结束。“这倒是个改进”只是一段平常句,但单单从“改进”两字,就足以发现故事情节即将发生。

从这个词语中, 我们得知了男主角的去世,得知一个险恶的故事即将终止,得知小凯瑟琳与哈顿的幸福生活,得知一切又恢复平静。

「读后感」#头条品书团#人性与天性——读《呼啸山庄》感悟

故事的经典就在于人物塑造的缺陷,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物,也没有最好的事物。作者从各类人物的描述中,透露出人的贪婪、自私、无助以及幻想。

整个过程无不夸张的描述出人间真善与险恶的区别。只不过最后的结局就是作者以及读者最希望的结果,因为一切的丑恶终究被美所替代。

作者简介:

笔名添翼。代表作散文集《似水柔情》。作品《木凳》获全国第五届“书香三八”征文一等奖;《使命》获重庆市首个“中国医师节”(记者、作家组)三等奖;《光明使者》获“电力故事 家国情怀”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奖等国家级、市级奖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天性   人性   读后感   险恶   美文   精髓   山庄   明月   夕阳   事物   善良   母亲   眼睛   结束   人物   作者   故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