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一种病,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很过分


思念是一种病,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很过分

要说杜甫一辈子只有李白一个朋友,恐怕谁也不相信。要说李白是杜甫一生最重要的朋友,那绝不是危言耸听。

自大唐天宝四年两个人相遇再分别后,杜甫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李白,就像思念自己最最不舍亲人。所以,杜甫后脚一到长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前脚才离开长安的好朋友李白打广告。

诗云: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篇幅虽小影响力可一点也不小。通诗里面人物,地点,时间,无不活灵活现。才气,行事,个性,活脱脱酒中神仙。直接就把李白推上了“诗仙”的峰巅,可以这样说,李白最后的成名一直到流芳百世都和杜甫同学的鼎力推荐有关。

不唯如此,杜甫可以把自己的前程看淡,把朝廷的所作所为都看得很黑暗,独独把对李白的思念看得极不一般。这一思念与日俱增,一直就没有个完。

春天他在想李白: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冬天他在想李白: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凉风吹起来的时候他还在想李白: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几首诗每一首的意思都是既写思念,又写担忧。既有钦佩,又有吹嘘。把李白和庾信,鲍照甚至屈原相提并论,直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把自己的思念从春到冬再到夏,一脸秋风下,多少零落的花;一程风霜路,望断多少海角天涯?

有诗道: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杜甫对李白的生活,境遇,心情好与不好,更是担心得一塌糊涂。全然忘记了他自己此时已经潦倒成了:“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的地步。

一大家子人的口粮就是在日暮天寒的山里捡拾橡果和栗子。“八月天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而仅有茅棚被狂风掀顶了,只能哀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自我解嘲。

唉,生计问题真的很严重,有一顿无一顿,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思念是一种病,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很过分

但是,这些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有思念李白才是一个大问题。思念是种病,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很严重。简直就是魂不守舍那种。终于有一天在梦中杜甫同学见到李白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梦李白二首》

诗的句子貌似不很通顺,但感情却是重得不能再重。虽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一夜成三梦却是不可多得的事情。即使对梦中情人的思念恐怕也没有到这等地步吧。

杜甫是这样牵肠挂肚地想啊想的,作为当事人的李白又是怎样呢?要说李白这个人薄情寡义,也许有些不对。可是他对于杜同学的思念多少有些毫不在意。就在杜甫频频投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时李白正和几个铁杆在南湖把酒赏月呢: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这首诗写的从词句到意境都高上大令人拍案叫绝。但绝对看不出他还记得那个在鲁郡东石门依依惜别的杜二甫。相反,有个叫汪伦的人送了一下他就送人家一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还有一个丹丘生只请吃了一顿饭就留在了他的巅峰诗作《将进酒》里: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相比之下,杜甫的那些柔肠百结,千千心,碎碎念,在常常醉酒醉到忘乎所以的诗仙这里是不是落差太大了些呢?

思念是一种病,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很过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杜甫   李白   汨罗   洞庭湖   文章憎命   屈原   南湖   思念   长安   风霜   秋水   凉风   美文   日暮   过分   要说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